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靳璐
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要保证,既是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审计质量的最终反映。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开始,到全国人大首次进行的审计整改情况专题询问,审计整改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当前审计整改中还存在着缺乏统一明确的整改标准、未健全整改问责机制等诸多问题,造成审计整改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果。
一、审计整改的内涵
审计整改,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采纳审计建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制定相关制度加以改进的过程,进而达到促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结果。
审计整改不仅是被审计单位的事情,也是审计机关的事情,有时还是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事情。通俗地讲,审计机关是
审计整改工作的导演,被审计
单位是审计整改工作的主角,
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是
审计整改工作的配角。
二、审计整改的意义和作用
(一)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
和廉政建设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过程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
过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可
以纠正很多不规范的行政行
为和行政权力的滥用,促进
领导干部依法正确履行经济
权利,提高管理水平,有力
推进依法行政、阳光用权;
通过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
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可以
起到警示违纪违规的震慑作
用,预防腐败,进一步推进
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
(二)有利于完善管理制度
和理顺体制机制
通过督促被审计单位对查
出问题的整改,可以有效促进
被审计单位健全完善内部控
制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改进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进
一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堵塞
管理漏洞;也可以促进被审计
单位联合相关部门建章立制,
促使完善法律法规,理顺体制
机制,杜绝各种隐患。
(三)有利于提高审计机关
的权威和公信力
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可以
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和“免
疫系统”功能,提高审计成
果利用价值,有效检验审计工
作质量;可以规范财政财务收
支行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切实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严
肃性,进一步提升审计的公
信力和审计部门的良好形象,
树立审计的权威性,扩大审计
的影响力。
三、当前审计整改工作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整改已成为审计监督
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虽然近几年,我们在审计整改
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和学一起游泳
了一定成效,但审计整改工
作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审计单位的因素
1.审计整改手段虚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
被审计单位存在蒙混过关,应
付检查的思想。有的单位在审
计工作结束后,为达到过关
44
45
较突出,审计人员忙碌于各个审计项目的现场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督促审计整改工作。通常是以被审计单位上报的整改材料为准,未进行跟踪检查和现场回访,这样容易造成后续跟踪、检查督促力度不够,从而导致部分被审计单位不重视审计问题的落实,可能会出现审计整改效果不明显。
(三)政策法规体制的因素
享受寂寞
1.审计整改未建立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审计整改往往需要组织、人劳、财政、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目前尚未建立政府统一主导下的督促整改、联动协作机制,不能有效地将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起来,没有形成整改合力,这给一些审计整改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有的审计报告中涉及体制机制性的、建章立制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整改,有些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有些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完成。但是,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积极配合的热情,缺乏沟通协调,甚至相互推诿,导致有关政策制度迟迟不能出台。
2.审计法规中整改责任追究依据不完善
审计法规中缺少关于审计整改的明确表述,仅仅赋予审计机关调查了解、定期审计、跟踪审计等以审计促整改的
的目的,不惜采取虚假记载经济活动、开和假清单等不正当手段,企图从形式上达到整改。这样的整改,不仅掩盖违规、违纪活动的本质,客观上也使其更具隐蔽性,极大地增加了整改的工作难度。
2.审计整改流于形式少数被审计单位整改时仍然存在避重就轻的情况,或者仅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的
表面,就事论事地进行整改,没有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源头治理力度不够。如对涉及应缴未缴款项方面的问题,有的被审计单位认为只要缴纳了款项,就算是进行了审计整改,缺乏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导致只重视治标,不注重治本,没有制定从根本上杜绝问题发生的措施;对涉及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有的被审计单位过分强调客观原因,仅重申有关规定并承诺今后加强管理等措施进行整改,泛泛而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追回相关资金,“避重就轻”,使审计整改成为空谈,流于形式。
3.审计整改不及时、不全面
部分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用各种理由故意拖延整改,或者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致使整改不及时、不全面。如有的被审计单位存
在侥幸心理,用各种理由故意拖延,未能在审计决定和审计报告要求的整改时限内整改完毕;有的只重视审计收缴款项的整改,忽视账务资产清理、票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整改,也不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有的单位新任领导认为“新官不理旧账”,只对自己任期内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以前的遗留问题就变得态度消极,不愿整改,即使整改也是“蜻蜓点水”或“选择性整改”。
(二)审计系统自身的因素
1.审计整改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
目前,审计系统尚未制定统一的审计整改标准,对于审计查出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应整改到何种程度,整改的效果应采用何种指标来衡量,一直缺乏评判的标准和依据,也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由于审计整改的标准不够统一明确,被审计单位整改与否、是否到位,在不同的审计机关、不同的审计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判断,有时对审计整改的要求上十分模糊,这就无形中给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打了折扣。
2.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力度不够
冬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现在,审计系统内普遍实行由审计组负责跟踪落实整改情况,但由于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
工作职责。现行审计法规中虽然对不执行审计决定的有相应的处理处罚措施,但是涉及审计报告中未下审计决定的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对被审计单位拒绝或拖延整改的行为缺乏明确的处理依据,对审计整改不力的单位尚无明确处理手段和措施,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追究方面的制度也不健全,缺乏硬性约束。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单位拒绝整改、拖延整改等现象。
四、对进一步深化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
审计整改是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审计监督的最后落脚点。
(一)业务宣传和指导方面
1.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审计整改法治意识
部分单位在审计整改时采用不正当手段,虚假整改,主要是由于一些被审计单位领导法治观念淡薄,对审计整改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正确认识审计防范风险的功用,没能把审计整改作为堵塞漏洞、提高管理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意见对审计整改责任进行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审计机关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审计宣传教育工作,
拓宽宣传覆盖面,有效增强各
相关单位一把手的法制意识。
消除一些单位领导以为“只要
钱不进私人腰包就正当”的
模糊认识,增强领导干部财经
法纪观念;要不断改进宣传教
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整改落实
的正面引导。
2.注重业务指导和沟通,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部分审计整改不到位,主
要是由于一些单位对审计不
理解,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挑
毛病,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审
计查出的问题不反思,不做自
我检查,不寻求改正的方法。
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使审计
整改浮于表面。
审计机关还要注重审计业
务指导,帮助审计对象分析产
生问题的原因,督促及时采纳
审计意见并从中获益;要加强
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多
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以诚
恳的态度消除抵触情绪,促进
审计对象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主动进行审计整改,努力营造
良好的审计整改工作氛围。
(二)整改标准及流程方面
1.强化探索研究,设立审
计整改的判断标准
由于被审计单位分属于不
同行业,审计查出的问题类别
各不相同,这就需要针对不同
问题确定不同的审计整改结
果判断标准,形成审计整改结
果判断分类标准体系。
如,对不同类型审计项目
查出问题的整改,可以分为违
规改变资金用途、损失浪费、
管理不规范等几个方面,探索
设立审计整改判断标准,并将
其细分为完全整改、部分整
改、承诺整改、未整改等四类。
2.前移审计整改工作,边
审边改、以审促改
审计机关可以将审计整改
工作前移,做到边审边改、以
审促改。主要是对审计过程中
发现的急需改进和容易改进
的问题,在审计过程时向被审
乔龙彪
计单位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
整改落实。一方面可以加大审
家族的秘密计整改落实力度,另一方面也
减轻了后续审计整改跟踪检
查的工作压力。
(三)监督方式和方法方面
1.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跟踪
检查制度
泡菜制作方法
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审计整
改跟踪检查制度,在党委、政
府的支持下,在有关主管部门
的配合下,进一步明确跟踪检
查的内容、程序、保障机制等,
推动审计整改落实到位。
审计整改跟踪检查的方式
方法应当不断创新。比如可
以对审计问题整改建立台账,
实行清单式“销号制”。以审
计项目为单位,将审计报告或
决定所列的问题、审计建议、
责任单位、整改时限等逐一建
立整改台账,形成问题清单,
由实施审计组督促被审计单
位在规定时限落实整改,逐个
46
47
“对账销号”。
为增强“清单销号”严肃性和连续性,还可以建立审计整改数据库。主要内容包含: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查明问题、整改责任清单、整改成效、内控制度和行业法律法规;审计组实施审计情况、分次督促整改工作记录等。实行数字化管理,便于今后审计整改成果运用,切实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2.强化审计整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已不满足于知晓一些部门单位“做错了什么”,而是更想知道他们“错了以后怎么办”。审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完善审计整改公告的程序和办法,进一步加大审计公开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对
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进行公告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议,使审计整改工作更加透明化,使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效结合,促使被审计单位自身主动整改,健全完善制度,主动适应和接受监督。以公开促整改,借外力促整改,提高审计整改效果。同时,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也可对其他被审计单位起到借鉴和警醒作用,促其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四)审计体制和机制方面
1.强化组织协调,着力构建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目前,本省的基层审计机关仍是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下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审计落实难的问题,单靠审计部门是不行的,必须使审计整改工作得到领导支持,取得相关部门
配合。可以建立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比如由政府牵头,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政、税务、国资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按职能权限明确相应职责,分工协
作,综合利用多种整改手段,有效形成审计整改合力。
2.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问责机制
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是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的有效手段。审计部门应联合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加大研究分析,明确审计整改责任部门和单位,明确问责原则、对象、内容、方式、保障措施等,出台审计整改
问责具体操作办法。(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原区审计局)
卢氏县审计局扶贫不忘树新风
卢氏县审计局领导带领局里的同志
们到包扶村开展扶贫工作期间,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局领导为贫困众打扫院子;参观养猪合作社时,与众亲切交谈,了解猪肉价格、销售渠道和收益情况;在村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同部分众一道参与拔河、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项目,与众谈心,联络感情,拉近与贫困众的距离。同时,局领导叮嘱驻村工作队要把十九大精神传入基层,要多举办相应活动,把扶贫与
扶志和扶智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