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黄鹂的艺术张力
作者:曾常志
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1年第47期
国家大事件        《蜀相》的作者杜甫借游览古迹,于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既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两朝,又惋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更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含恨终生的悲愁。颔联“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张力,尤其值得称道。
        结构上,对仗工整。碧草与黄鹂相对,不但颜对比鲜明,而且植物对动物,一静一动,以动衬静,更显得环境寂静。同时,在碧草与黄鹂前后分别缀以不同的词语进行修饰。“春”对“好音”,从视觉上描绘了迷人的景致,在听觉上让读者感受到了悦耳之音。这里包含了一亲一疏、一静一动、一视一听的全方位多触觉的描写。“自”对“空”,以虚词渲染情感,撼人心魄。
        彩上,碧黄相配。作者喜用颜词来写景状物,从而抒发出彩中所带有的情感。“碧”是属于绿系的冷调,刚好与暖调“黄”相对,二者产生的效果虽然没有互补来得强烈,但仍能表达出鲜明的思想感情。碧绿象征生命与活力,能够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生肏我
大学扩招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映阶碧草”寄寓着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斗志,这正是杜甫一直以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不屈的精神写照。此时杜甫刚刚辞官在野,观此“映阶碧草”之野趣,是何等的亲切!而下联用黄,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的感伤。碧草终会枯黄,如好音出于黄鹂,虽然动听,但转瞬即逝,不可捕捉,无从挽留。这不正是杜甫自身经历的映照吗?杜甫躬亲自省,半生蹉跎,奔波劳碌,但理想却相去甚远,故面对春好音,自会生出“空”“自”徒然之殇。杜甫此处运用“碧”与“黄”两种颜相对,抒发惜春易逝的情感。
        文字上,虚字生辉。杜甫作诗精于炼字,其律诗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特别是使用副词来传达诗歌的神情韵味。在碧草与黄鹂后分别饰以“自”“空”二字。“自”“空”两个虚字可以说是此联之眼。一个“自”字,写出碧草虽昭示着春,却不过是孤芳自赏,无人问津,就如杜甫自己屡屡在宦海浮沉,虽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但自己却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空”字,更是用得妙。作者此时48岁,他深知自己行将老矣,却仍为一介布衣野士,而自己追求奋斗了一生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已不可能实现。所以感叹:“黄鹂叫得多么好听啊,可惜转瞬间就消失了,我又有什么心情继续听下去呢?黄鹂的好声音是空,我的功绩是空,心中也是空。”
>圣经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