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正在消失的新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有一些春节习俗开始变了味,有一些正在慢慢的消失,有一些只能存在于儿时的记忆当中。
祭灶:糖封灶君嘴
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的这一天,传说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所在的这一家一年来的所作所为,民间都要举行祭灶和送灶的仪式,祈求灶君在玉帝面前朵朵美言。人们多会在灶王爷像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传说用糖祭灶,是让灶王吃了嘴甜,或是想粘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不过如今很多乡村的人们住上了新房,灶台已经不见了踪影,城市自然不必说。“糖封灶君嘴”也只是人们口中的趣谈了。
云台山导游词扫尘:除旧迎新
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或者叫打扬尘。在祭灶前后至除夕,都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在民间有个说法,“土地神”不能随意惊动,所以房屋周边、家里大的家具平常是不能乱动的,而唯独扫尘那一天,日子特别好,啥都可以动,所以,人们都在这天搞大扫除。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疫病、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但是,据调查,只有30岁以上的人对“扫尘”习俗都比较清楚,过年也会参加这样的家庭活动。而20多岁以下的青年,特别是90后,许多人不清楚这个活动,也从未打扫过。
婚嫁:百无禁忌赶乱婚
过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祭灶节,民间认为“神煞上天,百无禁忌”,婚娶也不用选日子,二十三日后至三十日前均可,所以民间也多在这几天内举行婚嫁。所谓“赶乱婚”,就是娶媳妇、嫁女儿不用择日子。民谣就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如今,春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在异乡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过年举办婚礼。选择过年婚嫁更多的原因不是因为过年日子好,无禁忌,而是因为过年有空余时间。
电脑开机密码忘记了怎么办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逝去日子歌词“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是两句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了。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过去,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现在这种习俗却十分少见,面食处处可见,在家自己发面的也就少之又少。
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方案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按着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老北京人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另外一些面食。金世宗后裔完颜佐贤在《康熙遗俗轶事饰物考》中列出的满族年菜中的蒸食就有:蒸馒头、蒸喜、蒸花卷、蒸枣泥方圃、蒸豆沙圆包、蒸子孙馒头、蒸如意卷等等。春节时候的馒头,上面都要用胭脂点上红点,以示吉庆。现在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禁忌,春节期间想要吃馒头,随时可以买到。
贴春联信件范文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如今,贴春联的习惯正在消失,很多住户家中大门上空空如也,都表示没有贴春联的计划。有些人表示已经有几年不再贴春联了,“贴不贴没什么区别,过不了几天还得撕下来,实在太麻烦。”还有人表示不贴春联主要因为“没有地方贴”而选择了放弃,“大门的一侧抵拢了墙,贴上春联也不像样啊!”一些年轻人表示在小区新房子门前贴春联有点过时了。此外,春联内容雷同,也是许多人不愿贴春联的原因。
聚财:初一不动扫帚
青春手抄报内容俗传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聚财,同时也是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在乡村,这种习俗还保持得比较好。可在大城市,这种不动扫帚的聚财之法可能就不那么吃香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