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学术随笔,议论性散文。文章从哲学的角度,逐层深入地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提出了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6自然段):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第1自然段首先解释人生境界的含义,再分析因人而异的差别,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即人生境界的四个等级。“觉解”是作者哲学著作《新原人》中的一个概念,“解”是了解,“觉”是自觉,“解”是一种活动,“觉”是一种心态。作者认为人是有觉解的,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境界”也是作者《新原人》中的
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人对宇宙人生某种认识的情况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某种价值和作用。本段采用递进式手法,先谈人生境界的普遍意义,再谈特殊意义,最后在假定没有差异的情况下提出观点,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
第2-5自然段分别阐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2自然段阐述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就像……不甚觉解”采用例证法分析自然境界的含义。“无觉解”、“不甚觉解”就是指做事凭本能或顺应习俗,对所做的事没有清楚的认识。
第3自然段阐述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并不……不”的双重否定句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
第4自然段阐述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还有的人”是在前文的基础上指出人们中间有另外一部分,说明这类人不是多数。引用儒家学说证实了自己观点的可靠性。
第5自然段阐述天地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宇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天地”。“最后”与前文的“还”、“一个”、“一个”清晰地标明了行文的脉络。“他不仅……‘天民’”连用两个递进句,旨在强调这一类人的特殊性。
四个自然段构段方式整齐划一,采用先列举现象、再概括本质的写法,由表及里,易于为人所接受。
第6自然段总结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及价值,并分析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仍是觉解。前两句阐述两种人的区别:自然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理想境界中的人。然后分析四种境界的顺序及成因。最后一句话中的“超”字显示了天地境界是常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以上六段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论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二部分(第7-第10自然段):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第7、8自然段在明确什么是人生境界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哲学的任务,阐述实现哲学任务的方法,指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这两段说明了哲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使人的“精神境界”具体化。“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都是精神境界。文中“特别”强调了“天地境界”。“只有……才能”这一条件句,指出了到达“天地境界”的途径。“但是”一转,意在不容忽视“道德境界”。“并不单纯”、“也不单纯”强调“道德境界”的哲学内涵。“圣人”是儒家所提倡的做人标准。“人作为人”就是人本身,即社会人。
第9自然段引用柏拉图的理论,旨在运用对比的方法,强调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
第10自然段强调圣人只是精神境界与普通人不同,通过对禅宗里关于“觉”的引述,进一步总结了人生最高境界的特点。
什么声音这里指出圣人的行为与常人无异,只是他的精神世界更加广阔。“明”是佛家用语。“无明”就是不觉解。又引用禅宗的观点,强调“觉解”的重要性。
本文的表达技巧是:
本文的艺术特主要有以下两点。
1.脉络清晰,思维缜密
本文的行文逻辑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文章的整个思路看,是层层深入的,纵深至中国哲学的特点及发展,文章不仅深刻,而且旁征博引,容量极大;横断面上剖析了人生的四种境界、中外哲学思想的相通之处,形成了思维缜密、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
2.语言准确、科学、精炼、平实
手织毛衣
准确表现在用词讲究分寸,如结尾部分的“必将”、“很可能”、“可能”等词都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科学表现在善于将抽象的哲学观点用严谨的分析表现出来,如第1自然段提出人生的四种境界;精炼表现在善于用短句、复句将观点表述清楚;平实表现在讨论哲学却没有令人生畏的哲学概念,议论人生却不是空洞的说教,娓娓道来,如诉家常。
教学建议
1.本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教学中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筛选出每个部分的关键语句,再将这些关键语句整合在一起,从而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对文章内容不要纠缠于纯粹哲学理论的讨论,不要局限于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意义。
2.本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繁难的、深奥的哲学道理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合自已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作者的观点,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
3.建议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着重筛选
文章关键信息,把握文章观点。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启发学生思索人生境界,树立远大、健康的人生目标。此外,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特点。
练习与思考
一、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请给下列四种境界作注释。
1.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4.天地境界。
参考答案:
自然境界:一个人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其动机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
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二、课文的题目叫“人生的境界”。通读全文,你能回答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吗?
参考答案: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
冬眠动物有哪些
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参考答案: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包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
2.课文第2-7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什么?
参考答案: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3.作者认为人怎样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参考答案: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
四、根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
午睡时间多久为宜1. ……这. 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2.……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参考答案:
“觉解”就是觉悟、了解的意思,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聚沙成塔五、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功利境界的人的认识。
答案略。传染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