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论述题
1、“寻根文学”产生的缘由:
随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进一步深入,“寻根文学”的出现也是文学发展内在规律使然;喜欢的成语
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这一切的变化必然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
外来文化、西方近代以来的各种哲学思潮和文化理论大量涌入也对这场变革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旧有的保守的文学观必然成为阻碍。“2、“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
韩少功:《文学“根”》:“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
3、寻根小说的特点:
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
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4、“寻根文学”的美学意义:
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5、汪曾祺小说之特:(详见课本P109—110)
一,叙事风格;二,题材风格;三,语言艺术
6.汪曾祺创作的美学意义:理屈的意思
小说:P109—110;散文:P205第三段
7.王安忆创作的三个阶段:
配匹⏹第一阶段: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细腻地表现年轻人对理想和爱情的真诚追求,执著
地表现生活中的美。代表作品:“雯雯的系列”。
⏹第二阶段:1981年后,王安忆的创作走出雯雯们单纯、狭小的艺术天地,转为关注
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代表作品:《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归去来兮》。
⏹1984年以后,王安忆开始以较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为深刻的文化哲学视角观照
社会历史、人的命运与情感变迁,往往站在中西文化冲突的高度来思考民族文化的
历史命运及其制约下的民间生存。代表作品:《大刘庄》《小鲍庄》、“三恋”:《小
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腊肉饭的做法电饭煲做8.“理想主义者”张承志:张承志的理想主义主要表现在,他常把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注作为创作的母题与基调。
▪他的小说中赞扬伟大的母性:母爱——生命——人民。:《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
▪他的小说中赞扬真正的男子汉:河――父亲――民族精神。《北方的河》(课本126)。
▪他的小说中追寻民族的信仰,寻灵魂的归宿,思考民族精神的重构。《心灵史》
10.新时期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寻男子汉”:一,张洁《方舟》;二,谌容的《错、错、错》;三,张辛欣《同一地平线》
11.韩少功创作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以《月兰》和《西望茅草地》为代表,属于“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
这些作品常以一种明朗、激愤、带有鲜明时代彩的情绪来写“”在知青和农村
中留下的伤痕,政治批判彩非常强烈,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第二个时期,是最重要也最具有个性的时期,他以一种批判性的审美眼光去寻民族文化之“根”,写了《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等小说,以其对民族文化的
深层内蕴的挖掘和富于现代彩的艺术手法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2.《爸爸爸》(详见课本128)
一,主人公丙崽的象征意义:生物学上的侏儒和白痴、可怜虫,他全部的言语只能表达两种本意向和情绪,凡属肯定、积极方面的就叫“爸爸爸”,凡属否定、消极方向的就骂“X妈妈”。丙崽顽固的生命象征我们国民劣根性的一贯性和顽固性。
二,外部环境的象征意味。
三,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的八种表现。
13.韩少公小说文体的独特贡献:韩少功这几部小说弥漫着一种飘忽不定的、扑朔迷离的神秘感(同时带来恐惧感),作品“打破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打破时空界限,吸收欧美现代派时序颠倒、多角度叙述、幻觉与现实交错等艺术手法”。这给读者的阅读虽然带来一定的障碍,但其所留的艺术想象究竟则更广阔深远。整个作品在神秘的描述之中所透露出来的象征意蕴,能促发读者去思考更深层的意蕴。
14.1马原小说的特点:
首先,他在小说中频频出现“马原”的形象并以此来拆除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使得小说呈现出既非虚构亦非写实的状态。如《虚构》。大学生党校学习总结
其次,马原所叙述的故事往往是缺乏逻辑联系的互不相关的片断,这些片断只是靠马原的叙述“强制性”地拼合在一个小说中。举例:《冈底斯的诱惑》 再次,由于马原将小说的叙述过程与叙述方法视为创作的最高目的,他的故事因此也丧失了传统小说故事所具备的意义,他更关心他的故事开工,更关心他如何处理这个故事,而不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人们得到故事以外的某种抽象观念。
杰克伦敦的作品*在马原的先锋小说中,叙述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马原笔下的生生死死、是是非非,甚至是西藏这样一片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神秘土地均未获得某种“意义”。15.余华小说的先锋性:
一,“冷漠叙述”;例:《一九八六年》中的疯子对自己慢条斯理地自残,《古典爱情》的“人肉市场”,《现实的一种》中对死亡的叙述。
二,主题性颠覆。他的小说《一九八六年》《往事与刑罚》《河边的错误》《爱情故事》《现实一种》通常被看作是对历史、时间、理性、爱情和伦理的彻底颠覆。
三,文类的颠覆。他的《鲜血梅花》可看作是武侠小说的颠覆,《河边的错误》看成是对侦探小说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可看作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古典爱情》则是对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
16.艾青新时期诗作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主题上的意义,即关注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
代表作《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第二是规避描述具体的生活矛盾和场景,善于从具体生活现象中把握一种超越现
本身的体验,在具象化描述中将其推移到象征层次从而获得更深广的内涵。这是他在诗歌的取材和抒写方式上的一年重要特征。代表作:《鱼化石》、《盆景》
⏹第三,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具体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思想和观念,运用富有启
悟性、暗示性的口语来传递内在的情感,在朴素明晰的结构中浓缩浓厚的体验,这是他在诗歌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代表作:《镜子》、《神秘果》。
17.1舒婷诗歌艺术的主要特点:
▪第一点,舒婷的诗从整体上表现了对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二点,舒婷诗歌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
▪第三点,舒婷独特的观照方式赋予她诗歌单纯外观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18.顾城的诗歌观:诗人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
19.顾城诗歌的艺术:
1、诗歌语言的创新:顾城意识到在当代,诗的语言受到严重污染而变得僵硬,他想清除积垢,努力用明确、简单的词汇、句子来写作。
2、诗歌意象的营造:他采用的意象常常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那些意象,而是与他的生命感受相呼应的新奇意象,能够表达新鲜的感受和体验。
20.90年代的“散文热”:
⏹一是旧作重刊,各类散文书系、类编、选本层出不穷;特别是20年代至30年代写
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
⏹二是散文刊物增多,专发散文的刊物如《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受到
读者欢迎;一些杂志如《十月》、《收获》等也开辟散文专栏;一些报纸的副刊腾出版面来发表散文和随笔;
⏹三是染指散文者日众,名家、非名家的散文集或随笔、小品成为畅销书。
⏹四是读者对散文的高消费。大出版社纷纷出版了散文全编、散文文库、散文书系之
类的精品书。在众多的散文中,汪曾祺、王蒙、刘心武、余秋雨、张中行、张承志、韩少功、张炜、史铁生、张抗抗等的创作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品位。
⏹“卑微”是人世间的“隐身衣”,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时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她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而能够冷静地
展示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的生态和灵魂,却往往写出了事件的荒谬性,透出
心中深刻的隐痛。
22.新生代小说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寓言彩和超现实意味;把“现实”与“历史”进行“互文”处理,具有某种新历史小说特征;近距离书写欲望化的生存现实,渲泄生存之痛和世纪末情绪;
反应“成长”主题。
23.“崩溃的图像” :第一,“世界”和“生活”本身的崩溃。第二,“父亲”的消失。第三,价值的崩溃。
24.“新写实小说”的出现(兴起背景):
▪80年代中期,尽管先锋性的小说探索占据重要地位,但许多作家仍在“写实”的轨道上写作,并在文学观念和艺术方法的不断调整中,出现一批与前此的“写实”小说(或
“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成果。
▪文学界的一些人存在着对已被过分渲染的“先锋小说”的某种不满情绪,认为它们“疏离”了中国现实生活处境,和“疏离”了“读者大众”。
25.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在文学精神上,以写实为主要特征,并特别注意现实生活还原形态,真诚直面现实和人生,放逐理想,解构崇高。
在题材上注重对凡俗生活的表现,大量平淡琐碎的生活场景与操劳庸碌的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中心。
对传统现实主义而言,他们不再追求“本质的真实”,而追求一种本的“体验真实”,他们的动机不是改造生活和超越生活,而是认同现实和接受现实。
因此,这类小说在精神上往往出现对理想精神的放逐,对崇高的解构,而凸现人生平庸的真相,将过去曾经被装饰与打扮的生活还原其真实本相。
26.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成就:
在对小人物的处理上,“新写实小说”往往取消他们的个性特征,他们往往面目模糊,性格缺少强烈的自主意识,往往生活在生活的边缘,经历着日常生活的琐碎、凡俗,也体现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坚韧与顽强。人物是在此岸世界中既眷恋、执着,又无奈、挣扎的平凡形象。因此,它奉行的是非典型性原则,反对典型化塑造文学形象。
在表现手法上,“新写实小说”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褪去伪现实主义的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化彩,追求一种更为丰厚、博大的文学境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