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中的人物心理解读
【摘要】《野草》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是鲁迅生存体验的真实记录。在这部散文集中,融入了鲁迅的彷徨、孤独、焦虑、苦闷、孤寂、绝望以及生命的抗争,同时也是鲁迅对生存意义的深层思考。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达了超越苦难、从绝望到反抗的整个思想过程。他所处的困境是根本无法“选择”或者“承担”的,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选择”、“承担”,并由此而探索生命之涵义。本文将对《野草》中人物心理进行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野草》;鲁迅;心理
桃核手链>quit过去式
万丈高楼    我们将历史定格在1924年,当时的中国到处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情绪,直奉之间的在北方打得如火如荼,人与人之间冷漠如冰。当时的鲁迅已然从十年困顿中脱出,但是面对这样的境况,他奋笔疾书,创作了轰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界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爱野草,但是更爱将野草烧尽的野火,在鲁迅的内心深处,不仅有着中国传统意识,更具有超越时代的精神。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他感到无比的苦闷、焦虑和彷徨,甚至达到绝望的状态,在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冲击中,他终于忍无可忍,作《野草》而长歌,啸长空而吐苦闷。
 
1、悲观的爱情心理
    在《野草》中,很多篇散文诗都表现出悲观的爱情心理。例如《野草》的首篇《秋夜》,这篇散文诗不仅是整个诗集的序,而且也代表了鲁虚之恋的开始。在前部分枣树的梦以及后半部小青虫扑火中,集中体现了鲁迅爱情的悲观情绪。在这里,枣树象征了鲁迅自己,而枣树做了“春后还是秋”的梦,小粉红花象征着他的恋人许广平,做了“秋后要有春”的梦,这两个梦之间的矛盾,是这篇散文诗的主线。秋代表了成熟和收获,也代表了热气褪尽,寒气来袭。所以,枣树那个“春后还是秋”的梦中,包含了层层的无奈与感伤,在这里,“秋”表达的是秋风秋雨秋煞人的意思。初恋带给鲁迅的不是甜蜜与幸福,而是消沉、痛苦与无奈,鲁迅的悲观情绪从枣树的梦中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小青虫扑火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不畏艰险,勇于前行。是一种勇敢决心的表现,而另一种则是代表了灭亡,暗含这段爱情没有号结局的意思,也是鲁迅悲观情绪的体现。
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感情不断加深,但是随之而来的矛盾也不断涌现,《影的告别》用梦境的形式,表现了鲁许之间在爱情与家庭、情感与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两难境地,也表现了一种陷入矛盾的困境,无论是天堂、黄金、还是地狱、冤魂都无法让我留
恋,只希望走出你的心地,在彷徨中独自远行,要在黑暗里沉没,也许只有沉没于黑暗,才能拥有那个世界的全部,这是一种为了爱情走极端的心理状态,带有强烈的自卑感。悲观情绪一直困扰这鲁迅,让他的初恋始终处于被动,以至有《我的失恋》、《求乞者》两篇的出世。《求乞者》描写了两个乞讨的小孩遭到拒绝,也隐晦地暗示“我”既渴望爱情,又害怕被拒绝。用尽了各种语言和方式去求爱“追着哀呼、拦着磕头、装着手势”,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无法让他信任和放心,最后,这些方式都被他否定了,只能选择毫无作为的等待方式去求爱,表面上是顺其自然,实际上是初恋时那种担心、害怕又有点自卑的悲观爱情心理的体现。《影的告别》和《求乞者》创作于同一个晚上,鲁迅喜悦和痛苦同时存在的矛盾心理自然流露了出来。《我的失恋》描写的是求爱之难,鲁迅与许广平互赠礼物,鲁迅回赠给许的礼物是冰糖葫芦、猫头鹰、赤练蛇和发汗药,也许我们无法理解这些爱情礼品的含义,但是鲁迅却偏偏喜爱这些。读者以为这些东西都是鲁迅信口胡掐的,是一种恶趣味,而实际上,鲁迅非常钟爱猫头鹰,爱吃冰糖葫芦,发汗药也是他常常要用到的东西,甚至赤练蛇都是他喜闻乐见的。这是没有任何做作的表达形式。这些礼品与许赠给他的礼品形成了强烈的矛盾,鲁迅在这里表现出害怕失恋但是又倔强地不愿低头,最终只能是随遇而安的爱情心理。这与《求乞者》中的“无所谓和沉默”遥相呼应,都是他爱情被动的体现。霸气女孩
《过客》与《希望》是这部诗集的发展部分,在这个部分,悲观情绪已然不是主流心理,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隐退。《希望》可以说是一篇解说词,在希望的开头,鲁迅用苍老而悲凉的语气,寂寞而无奈的心情向读者解说了前面内容中彷徨、孤寂、苦闷和自卑心理的原因:大概是我老了。同时也感叹那个充满活力的年轻时期却没有甜蜜的爱情:我的青春就这样耗尽。《过客》采用的是分身法,这是德国表现主义的手法,鲁迅通过诗剧的形式,将“我”分成两个“我”。鲁迅在这里用过客和老翁来象征自己矛盾的爱情心理,鲁迅用老翁来象征怕爱和放弃爱的纠结心理;两个“我”在见面后,只有几句简单的寒暄,然后就提出了三个非常直接的问题:你是谁?你从何而来?你将往何处去?这三个问题看着非常简单,其实我们细想不难发现,这也是作者内心深处想要知道的问题,也是作者最不愿面对的问题,如枣树的梦“春后还是秋”一般,深孔辱没了对方,体现了强烈的悲观爱情心理。
2、对绝望的反抗
现代主义的文学彩是《野草》的创作方法带给读者的第一感觉,然而这其中还隐藏这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命题,那就是对人生困境的揭示,对绝望的反抗,这是现代主义文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野草》,那些在地狱边沿盛开的彼岸花,是鲁迅
悲苦人生的真实写照,是对生存困境的揭示,是对荒诞命运的抨击。而这种命运无论用何种方式,有什么条件,都无法改变,最终只能走向失败。例如《影的告别》和《死火》都是采用梦境开篇的方式,通过梦境,鲁迅预设了一个虚幻而现实的情景,在思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到一条探索生存意义的道路。在冰谷中,“我”与“死火”不期而遇,“死火”的两难境地也是人荒诞处境的表现。如果继续留在冰谷,无所作为,那么就会被冻灭,如果跳出冰谷,重新燃烧,那么就会化为灰烬,无论是“无为”还是“有为”结果都一样,那就是灭亡。同样,“影”也处在这样的两难中,如果留在黑夜,那么会被黑暗吞噬,如果走进白天,则会被光明消融。无论是黑暗与光明,带来只能是绝望。死亡在生与死的对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强大到无法避免,但是对于“我”、“死火”和“影”来说,仍然可以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灭亡方式。明知会烧完,“我”依然要走出冰谷,尽情地燃尽自己,虽然结局是相同的,但是“我”有反抗绝望的权利,仍然可以选择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死亡。“影”选择了黑暗,不再徘徊在明暗之间,也放弃了过去与未来的所有时光,在黑暗中“沉没”,这是一种牺牲精神,是对绝望的彻底拒绝。鲁迅选择了承担黑暗,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在鲁迅的反抗哲学中,《过客》是最为经典的作品。鲁迅笔下的过客,三四十岁的年纪,学习小窍门
名称英文困顿而倔强,一头乱发、眼光深邃而阴沉。这是一个孤独的精神战士,我们细看,仿佛看到了彷徨而孤寂的鲁迅自身,蕴含了鲁迅更深的思考。首先,启蒙者注定是孤独的,要想让思想和行动不受任何的约束,那么只有孤独。过客受伤了,血淌了一路,但是他拒绝了女孩施舍给他的一块破布,拒绝喝人血来补充自己,他不想让施舍束缚了他的感情,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在希望与绝望之间,过客从未放弃过抗争,作品中,女孩是希望的象征,而老人则是绝望的代表,明知前方尸横遍野,但是义无反顾,这也是鲁迅本人的精神表现,在抗争绝望的过程中,他们都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生与死的对立中,在希望与绝望的抗争中,生命的意义也自然体现了出来。鲁迅的世界充满绝望,而希望只是高悬与前方的一盏灯,那么所能做的,也只有反抗绝望,才能走向希望。无论前面是荆棘坎坷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大步地走去。现实的荒诞给鲁迅以绝望,而反抗则给予他希望,没有人知道绝望的背后有没有希望,只能是不停地走下去。在与绝望抗争的过程中,人生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深藏不露的“爱”
文学界和评论界对《野草》中“爱”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且时间也不长,但是由于鲁迅在
《野草》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内涵,让人们可以从新的哲学角度去解读这部作品。鲁迅从来不直接表达“爱”,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深处。逯艳认为,《野草》中有鲁迅独特的“爱”的见解,鲁迅对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是他“爱”的哲学的另一种折射方式。以《过客》中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鲁迅给予赞扬和鼓励……;而对于《求乞者》中的孩子,鲁迅则表现出厌恶、甚至是批判的态度。虽然分类的方式比较简单,但是这并不妨碍鲁迅在爱的表达上的宽容和理解以及不可改变的原则性。鲁迅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爱,更不是爱心泛滥的博爱,这就是鲁迅爱的哲学。在《野草》中鲁迅并没有处处体现出这种爱,但是具体到每篇不同的文章中,从新的哲学视角去分析鲁迅的“爱”还是有一定可取性的。胡伊强也曾潜心研究过鲁迅的文章,并在著作《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中对鲁迅的“爱”进行另一个角度的研究——爱情的角度。他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中,将这种“爱”理解为鲁迅和许广平恋爱中的一些感触,由于在那个比较保守的时代,所以只能隐晦地表达。其实鲁迅是采用一种矛盾的策略来处理爱情,这是他特有的一种方式,他隐藏起内心炽热的情感,而采用尽可能低调的方式去表达。胡伊强引用了许多鲁迅的日记和鲁许之间的信件来证实这一点。如,胡伊强认为,《死火》是鲁许爱情经历的真实写照,是将他们恋爱的全过程凝练地记录了下来,用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许广平用炽热的爱情唤
醒了鲁迅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爱情的渴望。无论是“冻灭”还是“烧完”,胡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无法确定《野草》与鲁迅的爱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但是这种解读方式,确实也是《野草》研究学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结论:
    鲁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虽然在人类的历史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他却是一座思想的丰碑。当“死火”燃尽,“野草”却重生,阅读鲁迅的《野草》,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品味到人生的意义,更被那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所震撼。这也许只是我们现在阅读《野草》的一点肤浅感受,但是我们更相信,随着岁月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我们将会从《野草》中解读出另一种更加深刻的含义。鲁迅选择了承担黑暗,也勇于反抗绝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他在苦难中对新生的渴望和探寻。鲁迅的思想超越了时代,超越了现实,站在历史的高峰,他对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卫俊秀 . 卫俊秀学术论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鲁迅 . 鲁迅全集: 第七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鲁迅 . 鲁迅全集: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孙玉石 . 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