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醉花阴》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酒”为线,感知其情,通过知人论世、体会声韵之美、把握意象意境等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态。(重点)
2.研究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掌握抓情感关键词、抓意象意境、抓事件典故、抓修辞手法、抓节奏韵律等读懂诗歌的技巧方法。(难点)
3.体会不同时期李清照词的不同风格,感知其因时代和命运而脉动的生命。(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写酒之作确实很多,对于诗人来说,一杯美酒下肚,经过反复酝酿,便可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比如……然而,作为一个女性,反反复复写酒的,恐怕唯有李清照一个人,我们初中就学过她的《如梦令》:
sesew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人因游玩儿得开心而饮酒,心里愉悦,所以大家读得比较高兴)
那么,她的酒词是不是都像《如梦令》一样,是她闲极无聊、饮酒作乐之作呢?今天我们通过她的两首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一起走进李清照的诗酒人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二、初读:初尝感知酒之情
1.自由读《醉花阴》和《声声慢》。初步感知节奏、音调和基调,并画出词中关于“酒”和情感的字眼。
相似点明确:把酒、淡酒。愁。
2.大家觉得读这两首词,速率和声调应该如何掌控?为甚么?
明确:速度缓慢,声音低沉。因为表达的都是“愁”,也就是说词人是借酒消愁。(引导学生抓住“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怎一个愁字了得”)
发呆的拼音3.其实词大多是可以用来歌唱的,就像现代的流行歌曲。所以读词要特别注意节奏,表达愁绪的词作节奏要放慢一些;除了节奏,我们还需要关注韵律,关注押韵。大家知道这两首词分别押什么韵吗?
明确:(1)《醉花阴》ou韵:开口大,情绪较饱满。(2)《声声慢》i韵,开口小,悲戚、哭泣,诉说,有“如泣如诉”的感觉。
(一学生读《醉花阴》,教师范读《声声慢》)
三、再读:再品探知酒之因
【讨论交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声声慢》《醉花阴》中,词人分别借酒消何愁?酒的滋味又有什么不同?请根据表格提示、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明确:
(1)《醉花阴》是无聊寂寞与思夫之愁: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愁”字直抒胸臆;“薄雾浓云”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永”字: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思念过活如年;“瑞脑消金兽”是一种无聊的闲愁。
保护环境的作文300字②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字之中暗含抱怨,应重读。
③東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潇洒脱俗)和《古诗十九首》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思念情人)句。
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人与黄花对比,突出人之消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直抒胸臆;借事抒情;借景抒情;用典抒怀;比喻、对比等手法)
(2)《声声慢》是寂寞飘零、思乡思亲、家破人亡、生命凋谢脱落之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动作、氛围和心理精神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词人的愁绪,词语的情感彩较为明显。(动作、环境和精神状态描写,孤寂之愁)
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晚上的风很急。与《醉花阴》“帘卷西风”中的“西风”相比,更强劲、凄冷。
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思乡之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与“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黄花比,更是残败不堪。生命凋零之愁。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凄苦之愁。(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字喷涌而出,可见无法克制。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四、美读:知人论世知酒味
1.虽同是饮酒,却承载着不一样的愁,那么酒的滋味肯定也有差别,你能分别用两个词语概括酒的味道吗?放下就是幸福
明确:《醉花阴》:酸楚(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声声慢》:苦涩。
2.为什么《声声慢》表达的愁情与《如梦令》和《醉花阴》差别那么大?
明确:
1084年3月13日,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很有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