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评价复习资料:
一绪论
1.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发表于1949年以后,用中文写作,所写内容与中国本土文化生活相关联。
分为三个阶段:十七年文学,文学,新时期文学。
二十七年文学
1.特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当代文学的开端:1949年7月2日~19日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3.农村题材小说
代表作家及作品: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李准《李双双小传》等
创作主体:党的工作者叙述主体:新的农民英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
代表作:柳青《创业史》
1、史诗性:时间与空间并展,视野开阔,结构恢宏;
2、矛盾冲突:描写了农村激烈的
阶级斗争;3、人物形象:塑造了新的农民英雄人物梁生宝;4、反映社会“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5、叙事手法的创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丰富的叙事方式。
意义:在文化上,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修正与完善,如对农村的重视与尊重,对乡村的热烈情感,对其光明面的描写所反映出的另一面的真实等;在审美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纯朴、粗犷、简单的审美风格;在技巧上,对传统小说形式的借用。
3.革命历史小说
代表作品:1、战争史诗:《保卫延安》《红日》全景性的方式再现战争历史,表现革命胜利者的英勇善战,证明了军事思想的正确与伟大。
大学生社区2、成长小说:《红旗谱》《三家巷》《青春之歌》通过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道
路的选择,来证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唯一正确性。
仿编儿歌
与岳全集3、通俗传奇:《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情节传奇化,人物草莽化,场景灵活
化,以分散的游击式的对敌斗争来展现革命战士的英勇与革命斗争的艰险。
杨末:<;青春之歌>
情节:讲述了30年代抗战初期一女子林道静反抗家庭和社会的压迫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故事。主题:说明了小资产阶级必须改造自身才能跟上时代和党的步伐;同时也证明了国家与民族只有经历重重考验,才能走上建构现代民主国家的道路。特点:塑造了一系列个性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腻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八十年代文学
1.伤痕小说
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题:控诉对人造成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对大加声讨与挞伐。特点:感情激烈、语言粗糙、艺术幼稚、说教味浓、功利性强
代表作:刘心武《班主任》(有十七年文学的影子)卢新华《伤痕》
意义:1、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第一章,成为反思与改革文学的先声;2、回归“五四”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揭露社会弊病与黑暗面,是知识分子自我主体意识的复苏;3、囿于时代政治的束缚,使其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2.反思小说
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题: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历史悲剧,剖
析悲剧人物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反思在特殊年代社会以及个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代表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集束”和《海的梦》古华《芙蓉镇》《海的梦》主人公:缪可言写作方法:意识流核心思想:反思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想信念(放弃自我,融入集体和历史)
张贤亮《绿化树》:自我批判自我标榜自我解脱
反思小说特:时代性:在的背景上讲述的故事;体性:写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功利性:讲述了对伤痛的忍耐以及超越伤痛的坚强意志。
3.改革小说
创作时间:80年代前期(1983—1984)代表作家:蒋子龙、柯云路、沙叶新、高晓声、路遥、贾平凹、张洁等表现主题: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塑造改革时代的英雄人物,揭露历史与现实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端,呼吁改革的理想英雄与新的社会秩序。
前期创作:塑造雷厉风行的改革英雄形象,描写改革与旧经济体制、极左路线等的矛盾冲突,表现人们改革的决心与热切的希望,带有乌托邦的理想彩。
后期创作:剖析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繁难与艰辛,透射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伦理、思想、道德等方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时代感:描写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处于社会转折期的农民的命运变迁,以及精神状态与文化心理的转变。文化点: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内涵的普通农民形象。局限性:限于时代、政治、现实的批判眼光,无法超越现实功利层面,只在作家个人理解的范围内达到了叙述的“极限”。
路遥《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走出乡村的现代青年)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时代变革:通过描写新时期社会改革期间,西北城乡交叉地带丰富繁杂的生活,反映了此一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理想英雄:塑造一面对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勇于奋斗,具有高尚人格与坚韧不拔意志的青年人。传统美德:反映了城乡对立格局下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以及此一过程中对于传统美德的肯定与赞美。特别表现在思想意识的变化与人物情感的选择上。热爱劳动/追求知识追求道德完美的人性(爱情)。
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得之失之?(精神内核)
4.寻根小说
寻根的前奏:两个方面: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
时间:1985年夏主旨:中国当前的文学创作应该以现代眼光来观照传统文化,只有将中国文学建立在这片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之上,才能与世界文学形成对话
代表作:韩少功《文学的“根”》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贾平凹:雄奇粗砺的秦地文化李杭育:放浪自在的吴越文化韩少功:奇谲瑰丽的楚地文化扎西达娃:神秘奇丽的西藏文化郑万隆(乌热尔图):原始激情的鄂伦春(鄂温克)文化。特征:采用历史和现实题材不是单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韩少功:总体象征意义(纵向) 扎西达娃:魔幻现实主义(横向)
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
《爸爸爸》魔幻现实主义:描写了一个远古村寨人们世世代代闭塞沉闷的原始生活。
象征意义:白痴小孩丙崽象征了人类生存中最丑恶与顽固的一面,整个鸡头寨则象征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下的人类生存的抽象时空。
理性批判精神:刻画了民族文化形态中封闭愚昧落后的一面,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起源、生存的艰难以及生命存在方式和意义的思索。
《棋王》王一生的痴呆气、木讷、随遇而安与知足长乐,使其成为老庄哲学的象征,表现了传统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再造与复活;具体的有限的自由选择面前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体现了特殊环境下的理性批判精神,以及自身无限的生命能量。
《小鲍庄》主题:描述了一个古老封闭的仁义之乡小鲍庄,人们悲苦愚昧麻木的生存状态。对于传统文化两面性的揭示对于现代文明双刃剑的批判
5.乡土小说
启蒙的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特点:功利性、目的性、批判性较强,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讲求文学与历史现代化进程的同步。鲁迅、茅盾
文学的启蒙:乡土小说、市井小说。特点:与现实政治保持一定距离,游离于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之外,依托民族风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境界。周作人、沈从文、废名等。现代抒情小说:以童年回忆为视角,着意挖掘乡土平民生活的“人性美”,却又将“国民性批判”和“重铸民族品德”一类大题目蕴藏在民风民俗的艺术表现之中,借民生百态的精细刻画寄托深沉的人生况味。
分为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
特点:描写乡土与市井中世俗世界中人的生活与经历;于民间世俗人的生活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发现人情人性之美;创作大都以短篇为主,情节简单、人物扁形化、结构单线、语言通俗。
代表作:汪曾祺《受戒》真实和谐游戏。林斤澜《矮凳桥风情》
汪:对生存和生活形态的浪漫化书写对民俗风情的浪漫化书写对人际关系的浪漫化书写散文化的小说结构(淡化情节、淡化矛盾冲突)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音乐感和节奏感)林:讲述了一个温州小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由此展现出小镇人“皮实”的生活韧性与生命价值;没有激烈的现实冲突与完整的情节构思,只有断裂的画面、奇异的想象,以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真实相交错的方式进行叙述;以温州土语叙述,奇谲拗口,精粹耐咀嚼。
6.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代表派别:(德)表现主义、(英)意识流小说、(法)象征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美)黑幽默/“垮掉的一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的现代派文学实质:始终处于现实主义文学框架之内,在正统与主导文学的边界,是创新,但不是突破。主题:表现对人造成的伤害以及人的被异化,以及在新时期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的痛苦思考。诗歌:朦胧诗派(北岛)小说:东方意识流小说(王蒙)戏剧:实验话剧(高行健)。
70年代末老作家/“拟意识流小说”:主题:伤痕与反思王蒙的“集束”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我是谁》
80年代上半期青年作家/现代意识小说:主题:与现实的抗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和追求.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残雪《山上的小屋》
刘:人物:一音乐学院的教师与学生情节:表现他们荒诞的生活习性与生活方式语言:夸张、幽默、带嘲弄语气主题:反映80年代年轻人的躁动不安的情绪、执著的创造力以及他们与陈规陋习之间的矛盾与抵触。
过年的诗歌
残:凸现生存环境对人造成的压迫、恐惧与焦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仇视与倾轧,把一种个人化的潜意识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人类生存的悲剧与人性的丑恶)。
7.先锋文学(1987-)
只关心小说形式而不关心内容,注重的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消解小说的意义,削平小说的“深度模式”。
马原:《拉萨河的女神》《西海的无帆船》《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等。
《冈底斯的诱惑》:主人公:“我”、穷布、姚亮、陆高、顿珠顿月。情节:四个故事叙事手法:元叙事元小说特点:无时间地点中心人物;各故事无联系;每个故事有头无尾;不停变换人称意义:原始荒凉瑰丽神秘的“初民的世界”。个人经验具有主观性、片面性、不可确定性,所谓的现实也是如此。
孙甘露:1986年发表成名作《访问梦境》,代表作《我是少年酒坛子》、《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等。
《我是少年酒坛子》:小说语言不再指向现实,不再具有表意的功能,而成为自由的语象,在文本中自由游走。煞有介事的“引言”、“场景”、“人物”、“故事”和“结语”成为对传统小说写作的戏仿和讽刺。
格非: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长篇《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
《褐鸟》:主人公:“我”、棋、穿栗树鞋子的女人情节:我给棋讲故事,我无意中杀了人, 女人谋杀了她的丈夫,女人死了。叙事特点:后面的叙事不停否定前面的“叙述空缺”故事套故事,作品的意义:作者不再扮演上帝的角,认为无人能够完全真实地认识世界。通过这样复杂晦涩的叙述,来探寻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世界,揭示深刻复杂的人性,同时宽容地看待人性的善与恶。
余华: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带有唯美和感伤的调,善于心理细节描写(川端康成)三部经典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记》回归传统的写实主义,是写生存于苦难、孤独与无助中的小人物,如何体验、忍受与消解苦难的。
《河边的错误》:人物:马哲、老太太、疯子。颠覆了理性主义的乌托邦神话
《现实一种》:人物:山峰、山岗、皮皮。颠覆了传统大写的“人”以及人道主义,把社会的阴暗面放大展现到读者面前,以死亡和暴力为表达方式,对写实主义的反讽。
真丝围巾8.新写实主义
代表作家: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范小青、苏童、叶兆言、刘恒、王安忆、李晓、杨争光、朱
苏进摒弃意识形态的遮蔽,重现存在个体的生存现实的小说形态。
文学观点:认为生活只代表生活本身,实实在在、琐碎平庸;所谓的理想与激情都是社会赋予的,并不是真正个人的。
特点:回归生活“原生态”“零度情感”的叙述。
代表作:池莉《烦恼人生》体现作者对小市民生活的认同与向往。
**方方:《风景》视角:小八子(温情而又冷漠)情节:描写了一家十一口人艰辛恐怖的生活。主题:还原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赤裸裸的生存真相。二哥象征了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中的失败;七哥验证了生存的真相:在恶劣的生存境遇中没有任何超越的可能。情感倾向:温情的批判。
刘震云:《一地鸡毛》主人公小林:人如何由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堕落为得过且过、没有激情只有平庸生活的麻木不仁的凡俗之人。
刘恒:《伏羲伏羲》主人公菊豆、天青、杨金山。凸显人的本能的生命力以生命存在的基本欲求来对抗传统的封建宗法制;(寻根)以对于人生命基本欲求的关注,来反抗既定的文化秩序与文化深意。(反寻根)
9.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小说:反抗意识形态的限定,区别与这一类旧历史小说的历史小说。特征:1、多元化的历史视角2、民间话语的叙述3、抛弃二元对立,价值判断趋向相对化
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
尤凤伟:《石门夜话》讲述了土匪二爷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于“土匪”的重新解读,颠覆了二元对立的传统历史观与认知模式。展示了话语叙述的强大力量,而通过全新的语言建构起来的这个故事世界,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历史是被用来讲述的事件及其过程,代表了不同话语力量的角逐。《生命通道》叙述了普通人苏原在抗战时期的人生经历;塑造了苏原这样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汉奸”的重新解读,使人们怀疑所谓“历史”的定论的真实性。打破了二元对立的革命历史叙事方式。
**苏童:《妻妾成》 1、描写了女子颂莲在一个封建家庭中被摧残迫害的故事,批判了以陈佐千为首的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家庭对于人性与生命的扼杀;对于人的自然本性(包括潜意识)的揭示与描画:意识、白日梦、死亡预感、通奸、嫉妒、诅咒等;用细腻敏锐的眼光、优雅温情的笔调,营造了一种忧伤抑郁的小说氛围。
莫言:《红高粱》塑造了余占鳌这个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两重角的人物形象,赞美了粗野又纯朴的高密东北乡人们自由旺盛的生命力。
四九十年代小说
mod是什么函数
1.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围城)
钱钟书:著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管锥篇》等。《围城》塑造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揭示了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生存的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与精神追求。
宗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红豆》主人公:江玫、齐虹、萧素,
主题:讲述了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江玫抛弃自己的恋人齐虹,并在友人萧素的影响之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年代知识分子必须接受改造和教育的社会现实。
谌容:原名谌德荣,湖北汉口人。先后出版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第一部)《永远是春天》等。《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主题:叙述了八十年代中年知识分子陆文婷艰难普通的日常生活,感叹人到中年生活之艰辛,赞美陆文婷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强。
杨绛: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著有小说《洗澡》,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散文集《干校六记》。《洗澡》主人公:姚宓、许彦成、杜丽琳,情节:描写了五十年代一知识分子在文学研究所的工作与生活。主题:深刻剖析并揭示出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缺陷,并探索改造的可能性。
王蒙: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季节三部曲》、《活动变人形》、《青狐》等。创作风格多变,是当代文坛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活动变人形》主人公:倪吾诚、姜静宜、史福岗等,情节:讲述了倪吾诚坎坷的一生,特别是不幸的婚姻生活。主题:揭示出了以倪吾诚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两难的精神处境,以及无从选择的人生悲剧。
张者:长篇小说《桃李》,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长篇文化散文《文化自白书》,长篇经济学访谈录《谏言》等。《桃李》主人公:邵景文,情节:讲述了一段北京大学法学系的老师与学生的精神与情感生活。主题:批判了在校园这块净土之上,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刷之下,所带来的人们的利欲熏心、人格扭曲、人文精神的丧失等现象。
阎真:著有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曾在天涯》,理论著作《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等。《沧浪之水》主人公:池大为,情节:以一名知识分子在官场的升降沉浮为线索,深刻地描写了他在当代社会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的变异轨迹。主题:思考当今社会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出路。
2.女性文学
广义的女性文学是指女作家的一切创作;
狭义的女性文学则指女作家创作的富于女性意识的文学文本,可以称之为“女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