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现代汉语部分
1.普通话儿化词的读音与意义
2.普通话轻声词的运用问题
3.普通话中“啊"的变读与运用
4.词的结构方式与词义理据德国高速
5.简论复合词的语义构成
6.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
7.论词义误用的原因
8.缩略词语与新词语
9.缩略方式与缩略词的形成
10.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
11.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如“道貌岸然")
12.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成语变用的正负效应)
13.报刊标题中成语的运用
14.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15.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
16.汉语中的外来研究
17.青少年口头语的语用分析
18.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
19.试论汉语广告用语中的同音呼应现象
20.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
21.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
22.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传承与变迁
23.怎样对待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4.汉语声调的辨义作用
25.《围城》中比喻的运用
26.《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
27.语法化现象举隅
28.普通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语用考察
29.量词的运用
30.“副+名"结构研究(例如“很男人”、“很中国”等)
31.现代汉语句式考察(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把被共现句、存现句、比较句、连动句、兼语句、由字句等)
32.特殊结构和句式考察(例如“将……进行到底”句式考察、“动宾+宾”结构考察、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考察、“A不A,B不B句式等)
33.联合短语的语义分析
34.复句关联词语的功能浅析(如:标示复句关系,兼作句子成分,单句中突出某种意义等)
35.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
36.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37.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
38.方言词所反映的文化心理(以本人所用方言为例)
39.××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40.××方言的特殊词汇(如亲属称谓等)调查研究
41.××方言中量词研究
42.××方言的代词研究
43.××方言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44.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4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
46。试论颜词语的文化内涵
47.试论人名的文化内涵
48。儿童百日咳试论地名的文化内涵
49。试论成语的文化特征
50。试论惯用语的文化特征
51。从流行语透视社会心态
52.反义词在构词上和修辞上的作用
53。非教师称“老师”的社会调查
54。普通话的名词重叠
55。对偶与汉文化
56。《现代汉语词典》指瑕
57。网络语言的谐音表意
58。流行歌曲中歌词的语病探析
59。汉语词的理据问题探讨
60.从“糕”看汉语的谐音
二、古代汉语部分
1.通过《说文解字》中玉部汉字探讨汉族玉文化
2.现代汉语并列式合成词对古汉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3.浅谈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4.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5.主谓间“之”字探源
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8. 成语语义演变析(案例分析,如“水落石出”)
9。 “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
10.方言在古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11。先秦文献中“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12。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13.“被”字句的形成心学联合论坛
14.试论词义演变的类型
15。会意字的结构方式
16。汉字的构形玉审美
17。音韵学知识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
18. 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
19。 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
20.怎样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
21.单纯词与复合词词义特征比较
22。古汉语连绵词初探
23。古汉语兼语式与主谓词组作宾语
24。词类活用的心理基础
25。尊称谦称与人的交际心理
26。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27.此类虚火用研究
28.从会意字看古代文化
29.从古人名和字的关系看古代文化
30。形声字产生途径浅析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
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3。论鲁迅小说的“立人"思想                                                         
4。论《祝福》的艺术特征                                                                 
5.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
6。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7。胡适《尝试集》中国新诗
8。论周作人对新文学的理论贡献
9.论郭沫若《女神》对新诗的影响
10。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彩
11。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12.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
13。“小诗”派研究
14.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
15。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
16。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
17。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8.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
19。论闻一多的新诗理论贡
20.论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
21.《子夜》中吴荪甫性格及悲剧命运分析
22。觉新形象分析
23。《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分析
24。论老舍小说的京味风
25.论曹禺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周繁漪、仇虎、陈白露)
26。论新感觉派小说对都市社会的表现
27。论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艺术特征
28.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艺术特征
29.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30.周作人、林语堂散文的闲适特征
31。新年祝福成语大全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京派与海派之争
32.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征
33。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视角
34。论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35。九叶派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
36。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
37。论艾青诗歌意想系统及其意义
38。论艾青诗歌艺术风格
39.《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征
40.论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1。论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艺术特征
42。论张爱玲小说与市民文学
43。论小说《围城》的思想和艺术
44.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研究
45。论赵树理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
46.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
47。论新歌剧《白毛女》
48。论李季和延安时期的叙事体民歌创作
49.论梁斌的《红旗谱》的民族风格特
50.论《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或梁三老汉形象
51.杨沫的《青春之歌》及其“讨论"研究
52。当代“政治抒情诗"重评
53。论刘绍裳的“乡土文学”
54。谈孙犁的散文创作
55。论杨朔散文创作
56.秦牧散文风格论
57.董桥散文略论
58.论余秋雨文化散文
59。 张中行与学者散文
60。 “知青小说”小说综论
61。 评王安忆的小说
62.张承志小说研究
63.论堪容小说中的知识女性
64。 鲁迅、赵树理、高晓声研究
65。论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征
66.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
67. 阿城小说的语言特点
68.万圣节前夜王朔现象研究
交通新规定69. 韩少功小说论
70。评铁凝的小说
71。论池莉与“新市民”小说
72。评陈中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73.论《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
74.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
75.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
76。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
77.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
78.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研究
79。评苏童的“新历史”小说
80。《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生
81.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82.王蒙小说的创新意识
83。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
84.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
85。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记忆母题研究
86.余光中诗歌艺术
87.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
88.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像分类与中国女性美标准
89。北岛诗歌的悲剧性英雄气质
90。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
91。评顾城的诗
92。论海子的诗
93。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
94.论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95。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军旅小说
96。试论新世纪文学中的苦难描写
97.网络文学现代发展初探
98。新武侠小说的审美特征与受众主体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