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故事:窦燕山教子
       
   
    三字经故事:窦燕山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候的人,住在蓟州,因为那个地方正是古代的燕国,所以人们称他为窦燕山。他的家里非常富有,可是窦禹钧为人心术不正,常欺负穷人。因为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沒有子女。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已经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正,德行不端,再这样做恶下去,不但不会有儿子,而且还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向善,多积阴德,多关心人,或许还有挽救的余地。”窦禹钧醒来,把梦中父亲说过的话一一谨记在心,再也不敢做坏事了。
   后来,他不仅不敢再做恶,还关心了许多地方上的穷苦人家,甚至在自己的家里设立“
义馆”,聘请有名的老师来教书,让家里贫穷没方法读书的孩子,都可以来上学。有一天,他在一间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他就在那儿等了一天,等失主回来寻的时候,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失主。
   有一天晚上,窦禹钧又梦见父亲对他说:“你现在积了许多阴德,老天会赐给你五个儿子,你的寿命也会延长。”窦禹钧醒来后,虽然知道仅仅一场梦,但是却更加认真修养自己、多行善事。后来妻子果然为他生了五个儿子。
   窦禹钧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教他们圣贤义理与处世态度。他的五个儿子在他的教导之下,相继登科及第,乡里的人无不称颂,窦禹钧和他五个儿子的名声因此传遍了全国。
   扩展阅读:
   三字经故事:武训兴学士为知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清朝时山东省堂邑县,有一个名叫武七的乞丐,他用行乞、做杂工省吃俭用所存下来的钱,买土地办学堂,因为办学有成,人们为他取名训。
   武训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行乞为生,生活虽然过得辛苦,但还有母亲相依为命,日子倒也踏实。不幸的是,他七岁时又失去了母亲,孤单一人,便四处帮人打杂。武训一点也不在乎生活困苦,最让他难过的是,不能和一般小孩一样到私塾中读书识字。
   武训从困苦中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因为自己没读书不识字,无法有大作为,所以他决心要办义学,让穷人家的小孩也能读书,不愿别人再象自己一样,因为没钱而错失了学习的机会。于是他白天乞讨,晚上搓麻绳,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武训的学堂-“崇贤义塾”果然兴办起来,嘉惠了许多学子。
   武训十分关心学生的课业,对老师更是敬重。但是假如遇到不认真教书的老师和不用心学习的学生,他就跪在他们面前,请求他们要各尽本分,好好努力,因此师生都大受感动,不敢懈怠。武训办学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海怪怎么吃     
       
     
      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万圣节快乐               
               
                    四十英语怎么说
               
兔子的特点和生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