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教案
【教材定位】
《荷塘月》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篇课文的第二课,本文写于1927年7月,是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写堪称绘物细致、形象传神。朱自清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发了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仿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边读边沉浸到月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中去,品味那种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通过赏析,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学会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并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素养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作品,了解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学会运用本文的比喻、通感、动词使用、叠音等修辞手法,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技巧。
3.品味文章语言,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分析并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分析行文线索,体会情感变化,学习艺术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朱自清曾以一篇《背影》,将月台、父亲和橘子联系在了一起,写出了浓厚的亲情。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体会其中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民主主义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四一二”反革命给朱自清带来极大的震撼,使其思想和创作发生很大转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也有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欧游杂记》。
2.人物轶事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当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
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3.了解写作背景
《荷塘月》写于1927年“四一二”之后的清华园,此时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人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怀着火一样热情的启蒙者碰到的却是冰一般冷酷的现实,觉醒的个性却无法到让个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这篇文章。
4.解题
贝壳怎么做●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5.了解“散文”
()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大多照字成语>33张赤裸裸的女生图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散文的分类
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蓊郁郁(wěng    着(duó 
nuó  脉(    眠(hān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默默,形容水没有声音。
一例:一概,一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3段):夜观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4—6段)荷塘月
第三部分(第7—10段)采莲旧俗
【思考2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直抒胸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是文眼句。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理清线索
1.本文是按照什么线索展开的?以表格的方式梳理关键词、句,并作分析。
明确   行踪与情感线索
行踪
反映情感变化的抒情性句子
情感归结
家中乘凉
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思静
走向荷塘
今晚却很好。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
求静
小程序申请
赏析荷、月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得静
离开荷塘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出静
忽忆采莲
①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高级士官②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得静→出静
又忆《西洲曲》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得静
回到家中
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难静
【思考2】赏析写景和语言
活动: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象?又是如何写的?到你感触比较深的语句,加以分析。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确   曲曲折折、田田、亭亭三个叠词的运用,把叶子的整体状态,个体形态描写出来了。“曲曲折折”形容荷塘宽广,“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亭亭”形容荷叶下面的荷茎形体挺拔修长。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形容荷叶的舒展,具有动态美。
知识补充: 
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例如:同学们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确   荷花,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娇美。“袅娜”“羞涩”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荷花的神态,前者状其饱绽盛开,后者状其含苞待放;“明珠”“星星”“美人”用比喻描写荷花的彩,状其洁白。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明确   写荷香,运用比喻和通感的方法描写荷花的清香。荷香属于嗅觉,歌声属于听觉,但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歌声,二者都是隐隐约约、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明确   写月光。光,是抽象虚幻的难写之景,作者先用比喻的方法直接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虽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没有遮拦,一泻无余,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青”表明这是荷塘荷叶上的雾,“浮”表现雾飘渺轻柔,“薄薄”与下文“轻纱”照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荷叶不再翠青,荷花不再纯白,一例的失却它的本,变成了乳白,这正是隔雾看花之景,混混沌沌,浑浑噩噩,“像笼着轻纱的梦”,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朦朦胧胧。
5.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明确   这里写月影,通过月影写月。杨柳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正面状月影之美;灌木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是寓美于丑,化丑为美。月是单一的,但是月影却是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多姿多彩的。
6.塘中的月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明确   这是总写月光和月影。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