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古诗:《苦寒吟》阅读
苦寒吟
唐代:孟郊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关于“郊寒岛瘦”
“寒”,当然也可作穷窘解,但显然苏轼指的是整个的风貌的清
冷的“寒”。“寒”是一种诉诸视觉的形状。有谁感到过寒的诗和看
三人成虎翻译
见过瘦的诗呢?没有。以此索解,了无蹊径。但是它确实又是可感的、具体的,它触发我们的想像,引起我们的美感联想。在我们想像的天
地里,就会表现孟郊和贾岛的诗的某些画面、某种境界的美,然后会
张昭惊异地感到,用“寒”“瘦”来描述这种画面和境界所体现的美,实
在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这到底要作何解释呢?要解释清楚这个点,可能会涉及很多问题,诸如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民族的审美习惯,中国传统诗论的特点等
问题。这些问题很难一下说清楚。如果再把范围缩小一点,从一个小
的角度来窥测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譬如说,诗论家在使用诸如雄浑、寒、瘦等概念评论诗的风格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他们
采用什么样的思维形式?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有助于对这些现象的
哥白尼是哪国的理解。本文试图涉及的,就是这样一个小问题,并且仅仅把它限制在
这个小小的范围之内。
我们先来解剖一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就从“郊寒岛瘦”开始。小朋友游戏
“寒”,显然不但仅指诗的内容多写穷苦生涯,“瘦”,也不但
仅指缺乏辞采,而是指诗的整个风貌,指表现诗的风貌的一种意境的
美的类型。苏轼没有对“郊寒岛瘦”作明确的说明,但从他的两首
《读孟郊诗》中,能够看到他对“郊寒”的或一所指。诗是“孤芳擢
荒秽,苦语余诗骚。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鱼,所得不
偿劳;又如煮彭觊,竟日嚼空螯。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人生如
朝露,日夜火烧膏,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在这诗里他用了三
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孟郊的诗:有如清水浅流,明沏而湍急;又如小鱼、彭觊,虽有滋味而乏丰腴膏肉;复如寒虫鸣号,给人以萧索之感。这三个比喻,都没有明确的界说。小鱼、彭觊之比,似指诗的内容不
够丰满;清水激湍之喻,似指境界之清冷急促;而寒虫悲鸣之形容,
则似指郊诗感情基调之悲苦凄凉。显然,这是苏轼对孟郊诗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以一系列的联想出现的。每一个联想,虽可能因为
诗的某一风格因素所印发,但其实又是对于诗的整个风貌的印象。大
概就是由这个个个的印象造成了一种“清冷”的总的印象,也就是他
所说的“要当斗僧清”的“清”,在清冷上可与贾岛相比。从“清冷”,又进一步转移,产生“寒”的感觉。
我们能够再证以其它人的论述。对孟郊诗的风格特有这种感觉
的人还很多。例如,贾岛在《投孟郊》诗中,提到“容飘清冷余,自
进城务工人员蕴襟抱中”。他注意到了孟郊诗的清冷意境,并且指出这种清冷意境
与他的襟抱相关。欧阳修说:“堪笑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萤飞露湿吟秋草”这样一个境界给人的感觉是“清冷”。用这样一
个意境来说明孟郊与贾岛的诗的风格,显然也出于联想。范晞文更引
孟郊的《长安道》诗:“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
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说孟郊的诗“气促而词苦”。所谓“气促而词苦”,主要也是指感情
基调的悲苦凄凉。从他所引的这首诗,能够看他要强调的是弥漫于孟
郊诗中的悲苦凄凉的情调。这种情调给人的感觉,当然也还是“清冷”。又如,葛立方说孟郊诗“皆是穷蹙之语”张文潜说孟郊诗“以
刻琢穷苦之言为工。”张戒说郊诗“寒苦”。魏泰说郊诗“寒涩穷僻”,意思都相近,都是指郊诗给人的悲苦凄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
感情上和清冷是相通的,与苏轼的所谓“寒”,也很相近。
我们还能够直接证以孟郊的诗。郊诗虽也有少数篇章如《游子吟》那样脉脉深情,如登科后那样轻快自得,但绝大部分描写的是穷悉失
意的生活境遇,意境清冷,调子凄凉。我们试将《苦寒吟》抄在下面:天寒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
壮阴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在这诗里,孟郊用冷的调,着意描写了一个阴冷死寂的境界和
在这个境界中诗人自己穷愁苦吟的形象,在阴冷死寂的意境中浮动着
凄凉的情思。《秋怀之一》:“孤骨夜虽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涕,秋露为滴沥。”用秋虫悲鸣的境界烘托穷苦的身世,而以秋露与
涕泪的联想表现着深深的凄凉情怀。又如《秋怀之四》:“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秋怀之十一》:
“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秋怀之
十三》:“秋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伸
至明,强强揽所凭,瘦坐形欲折,腹饥心将崩。”这类诗很多。它们
的共同特点,是写穷愁生活,抒悲愁情怀,感情基调悲苦凄凉,意境
清冷。这些都足以从不同方面证明,“寒”,是指诗的一种清冷的意
境的美。是指由这种清冷的意境引起诗评家们的感情共鸣,触发他们
的美感联想而产生的一种清冷凄凉的“寒”的感觉。它是可感的具体的。
至于“瘦”,当然也和“寒”一样,是由诗的意境触发诗评家们
的联想,而产生一种“瘦”的形象的感觉。苏轼没有进一步论述贾岛
的诗,不过,从他对“郊寒”的概括方法能够证明这个点。同样,我
们也可再证以贾岛的诗。“瘦”,“腴”相对,就是不丰满。读贾岛诗,会感到他的诗内容不丰满,想像不丰富,境界狭窄,虽也有少数企业面试
诗篇如《剑客》慷慨激昂,但绝大部分诗篇感情清冷,表现着寂寞孤
独的情怀,如,《秋暮》:“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值鹤因临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