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李白及其诗歌特点,感知其浪漫主义风格
2、把握本课表现蜀道难的艺术手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
3、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重点】把握本课渲染蜀道难的艺术手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唐诗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初唐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拓宽了诗歌题材) 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盛唐时期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雄壮、浑厚的盛唐气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3、中唐时期
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
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由盛唐的浪漫热情转向对现实的冷静思考。)
4、晚唐时期
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感伤、凄迷、朦胧)
学驾驶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唐代的诗歌,(指出四个作者的时代),从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唐代诗歌创作上的变化。
二、导入新课
1、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请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多媒体课件展示:(余光中《寻李白》片段)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提问] 写的是哪位诗人?
[明确] 李白。这首诗就叫《寻李白》。
2、阅读李白的经典诗句
3、学习《蜀道难》
三、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李白生平
3、李白思想(小结)
(二)关于蜀道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欣赏蜀道的图片
(三)写作背景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二是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三是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四是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一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四)题目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四、整体感知
(一)范读、正音。
多媒体课件展示:《蜀道难》封面。
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课文录音,听的时候注意字词的读音。另外,把你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不能理解的字词划下来。
噫吁嚱 ( ) 鱼凫()石栈()猿猱()
巉岩()飞湍()喧豗()扪参()
膺()峥嵘()万壑()砯崖()
崔嵬()吮血()咨嗟()
2、划分节奏,结合课后练习题。
(二)主旨把握
1.[提问] 大家初读这首诗,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明确]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 、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五、具体研习课文
(一)赏析第一小节——一叹蜀道之高
赏析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写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写蜀道的高峻。
1、首先看第一小节,先把第一小节自由朗读一遍。出第一小节中叙述的句子、描写的句子。看看它叙述了哪些内容,又描写了哪些内容。
[活动] 请一位同学叙述的句子。(教师串讲字词含义)
[明确] 叙述的句子: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提问] 叙述了什么内容?请一位同学概括。
[明确] 叙述了蜀道长期闭塞的状况,以及蜀道间重山叠岭的地貌和蜀道的由来。
在线教学[小结] 交代了蜀道的由来,以及秦蜀之间不通人烟,长期阻隔的情况。
2、描写的句子有哪些?请一位同学回答。
[明确] 描写的句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
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教师串讲字词含义)
[提问] 描写了什么?
[明确] 描写了蜀道山势的高峻。
[小结] 这些叙述和描写都非常生动。之所以生动,是和诗人那种浪漫主义激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是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有关的。
3、这些叙述和描写中用了哪些技巧?
(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2)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3)青泥何盘盘:青泥岭曲折高峻,点面结合。
(4)摹写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补充:蚕丛:又称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通常汉族传统衣服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
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将军扁攻打蚕丛和有缗氏,于是蚕丛跟有缗氏说用美女来让夏桀没有打仗的心情,果然夏桀被美女迷惑后,宣布要回到朝廷。西周时期,蚕丛被其他部落打败后,蚕丛的子孙后代,都各别逃到姚和雟〈两地于今四川西昌一带〉,最后由新势力鱼凫来结束这次战争。
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蚕桑”。从《蜀王本纪》到今日川西民间口头故事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华阳国志-蜀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蚕丛,即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王。
“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蜀王本纪》)”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华阳国志》)还有一个版本的《蜀工本纪》则说:“(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引《御览》卷八八八)这就绐后来的学者和作家留了极
大的想象空间。
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杜宇,治水的开明,都和农业生产有关。阿袁
万圣节贺卡凫氏是古蜀国五代蜀王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三个氏族。
五丁开山:诡计
杜宇传帝位给鳖灵,鳖灵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来,他们又把首都迁移到成都。当时强大的秦国,常想吞灭蜀国。但是蜀国地势险要,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军队不容易通行,硬攻显然不是办法。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条妙计:叫人作了五头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上当贪婪的蜀王听到这个消息,想要得到这些所谓的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马上答应了。但是石牛很重,怎么搬取?当时蜀国有五个大力士,力大无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们去凿山开路,把金牛拉回来。五丁力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金牛路,拉回这些所谓的金牛,回到成都,才发现他们不过是石牛,方知上当受骗。蜀王后来托人狠狠地骂了秦国国君言而无信,并把这些石牛运回秦国。秦王说听讲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兴。但十分忌讳五丁力士,因为其力无穷,不敢马上进攻。于是又生出一计,托人向蜀王讲:金牛是没有,但是我们有五个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还珍贵,如果蜀国国王要的话,愿意无私奉献。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计,来迷惑蜀国国王。美女计,比其他三十五计还灵,英雄难过美人关。蜀王本是好之徒,听了以后,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国去一趟,要他们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来。五丁力士带着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经过梓潼这个地方,忽然看到一条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钻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赶紧跑过去抓住它的尾巴,一个劲地往外拉,企图把蛇杀死,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个人拖不动,于是五个兄弟一起过来。这时蛇头已进入洞内,蛇尾巴正在洞口。他们几人联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过了一段时间。
巨蛇才一点点地从山洞里拖了出来,弟兄们十分高兴。忽然妖风作怪,只听到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山崩塌下来,刹那间五个壮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化为血泥,一座大山化为五座峰岭!蜀国国王听了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是做梦也想得到这五位美女,供他寻欢作乐啊。他亲自登临这五座山,进行厚颜无耻的悼念,并且命名这五座山为五妇,至于死了五位壮士,却一点也不心疼。人民对这个昏君的行为十分看不惯,他们们十分热爱这五大力士,便称这五座山为五丁。
秦王听说五丁壮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进攻蜀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很快便消灭了蜀国,并把蜀王杀死了。这时那望帝魂灵变化成的杜鹃鸟,眼见故国灭亡,内心十分痛苦,每当桃花盛开之际,便一声声地叫喊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蜀国人民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他们的国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国了。
神话看似无稽之谈,但会心的人总会从中读出一些隐匿的真实来。这两个传说至少有两个方面对后人有所启发:其一,秦国为了越过秦岭、龙门山脉灭蜀,肯定是千方百计想要开通这条灭蜀之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修筑此道干难万险,此工程中大约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而最为严重的一次,可能就发生在传说中五丁掣蛇的梓潼境内。[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
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蜀道的高和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第二自然段——二叹蜀道之险
1、诵读第二自然段,第一段感叹蜀道的高,第二段围绕哪个字来写的?“险”
2、手法咳嗽有痰吃什么药
(5)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渲染
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6)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7)摹写神情: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三)第三自然段——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1、串讲第三段,第三段感叹蜀中战祸之烈
2、[提问] 第三段的句式和前两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前两段都是以长句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数都是短句,以四字句为主。好处:与前两段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整散结合的特点。更加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奔放热烈的感情。也反映出诗歌语言富于变化。
[小结] 由此可见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不仅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还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语言上灵活多变,句式参差不齐,自如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这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特征。
3、[提问] 一起来看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的韵脚有什么变化?首先把压韵的字出来。[明确] 第一个:开、豺压ai韵。
第二个:麻、家压a韵
第三个:嗟
[小结] 前面几段,第一段和第二段韵脚的变化比较少,基本上比较一致基本上是压an韵。
陈安之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第三段韵脚变化一共发生了三次。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因为第三段主要讲的内容是感叹蜀中战祸之烈。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韵脚多变也就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换句话来说,就是作者强烈的情感通过韵脚的变化表现出来了。[小结] 由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章法灵活多变。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小结1】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用意不一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其作用是以极度夸张的语调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由此而形成了贯穿全诗始终的一句主旨句。有一唱三叹之效,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