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幼儿园教案
关爱残疾人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体验盲人生活的不容易和困难。
  2、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丝巾若干条、关于盲人的图片和视频、游戏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出示丝巾,幼儿带上丝巾,感受黑暗的世界。
  师:小朋友们,请到这边来。请你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请你用一用摸到的东西。(教师声音引导)
  2、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完成简单的动作。
  师:当你蒙着眼睛的.时候,你感觉怎样?你是怎么到老师的?蒙着眼睛的时候,你是怎么到桌子上面的东西?当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平时做这些事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眼睛看不见的盲人,他们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只能通过手指触摸来分辨物体,所以盲人的生活会有很多困难。
  二、观看视频图片。
  1、观看关于盲人的图片,完整播放。
  师:盲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例如幼儿回答盲人走路需要导盲杖(出示相应的导盲杖图片)
  3、观看帮助盲人的视频。
  师: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们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帮助盲人的视频,看一看视频里面的哥哥是怎么帮助盲人的?(播放帮助盲人的视频)
  小结:盲人和我们一样,我们都要去尊重他们,不能嘲笑他们。10月15日是国际助盲日,我们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和盲人一样,生活很不方便需要我们的帮助。
  4、观看残疾人照片。
  (出示残疾人的照片)
  师:这些残疾人生活很不方便,我们为这些残疾人设计了很多公共设施来帮助他们。小朋友们,有哪些公共设施来帮助这些残疾人呢?
  (出示公共设施帮助残疾人的照片。例如:腿不好的人设计了轮椅,聋哑人发明了手语等)
  师:小朋友们,这些残疾人,有一部分是天生残疾的,有一部分是后天因为发生重大事故残疾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关爱这些残疾人。虽然他们的身体残疾了,但他们很勇敢坚强,值得我们来学习。
  三、爱心小天使。
  1、帮助盲人
  师:现在请一部分小朋友当盲人,一部分小朋友当爱心小天使帮助他们走到后面的椅子上,给他们讲一讲书本中的故事。(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小朋友们,你当盲人是什么感觉?当爱心小天使帮助盲人有什么样的感觉?
  2、互换角爱心小天使
  师:现在请小朋友互相换一换角,爱心小天使帮助盲人送回教室吧。
  【活动反思】
  当课程改革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表达。残疾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是因为他们受生活空间的狭小和交际能力的有限所限制的。在短短的40分钟的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形成对残疾人的尊敬、理解、友爱的情感,学会关心,学会爱,树立愿意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是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中考虑的重点。围饶这些目标,我做了以下设计:
  一、体验活动贯串课堂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为了让学生获得残疾人的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生活中的不便,课前我设计了蒙上双眼的游戏,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盲人的生活,随后又在学生们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是故事时,设计了用嘴写字的活动,体验了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写出苍尽有力的毛笔字的超额付出,而在第三个环节讨论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后,又进行了单手穿衣、学哑语活动。我想:通过活动学生一定会获得真实的感受。
  二、教科书中图例的选用和教材空白的填补
  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内容。教科书中我着重选择乙武洋匡的故事,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作为教师,我也打心底佩服他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所以,我又亲自讲述乙武洋匡的感人故事。用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形象去感染、教育学生。而桑兰则做简单的介绍。
  与此同时,我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搜查一些感人的图片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情感因素。如:盲人画、聋哑姑娘的舞蹈、断臂青年的篆刻及口书,还有残疾人运动会的精彩画面的选用,使教材的功能得以拓展。
  三、以情动情,教学相长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不断的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课堂中,我设计了师生共学哑语这一环节,强调学生参与,保证主体地位。
  情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在记录感受的时候,在课堂的结尾,我充分利用了音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心灵感受,感受残疾人的奋发向上,顽强拼搏,感受社会和谐,互相关爱的美好意境。
关爱残疾人幼儿园教案2
  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
  学生回答后归纳: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
  问: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2、体验活动。
  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将学生分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
  3、记录感受。
  在每个学生都轮流体验后,教师布置作业:每个同学都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感受,都会有一些感想,请大家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
关爱残疾人幼儿园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2、体会社会对残疾等弱势体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