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化石吟》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学设计
1、欣赏歌曲《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2、写出自己预习本课积累的字词。
化石吟3、了解课题的含义:《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            诗,“吟”是                          ,在这里又是            的意思。
4、“走进自然博物馆,聆听历史的声音”观赏化石图片,了解化石的相关知识。
5、初读课文。
1)听范读
2)跟读
3)自由读
6、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全文可分几层?每一层分别讲了什么? 结构上有何特点?
7、三读课文,研读赏析
研读3—6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8、合作探究
第七节诗中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那么,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9、拓展延伸 :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
10作业
        课外寻资料,介绍一种恐龙或某种古生物。
        体例可写成:种属、外形(附图案)、习性说明、灭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