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户外游戏教案《运纸盒》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单脚跳、双脚跳、跨障碍物等基本动作
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单脚跳、双脚跳、跨障碍物等基本动作。
2.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能稳定地完成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具:纸盒若干个、障碍物若干个、音乐播放设备。
2.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
a.教师向幼儿展示单脚跳、双脚跳、跨障碍物等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b.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练习基本动作,教师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c.组织幼儿进行比赛,鼓励他们挑战自己,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3.游戏《运纸盒》(10分钟)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将纸盒放在地上,幼儿需要通过单脚跳、双脚跳、跨障碍物等方式将纸盒运送到指定地点。
b.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游戏过程。
c.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增加难度,如设置更多的障碍物、调整运送路线等。
4.放松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肌肉拉伸、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
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3.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提高幼儿的挑战性,培养他们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作稳定性、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单脚跳、双脚跳、跨障碍物等基本动作的要点,如单脚跳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双脚跳时要协调好双脚的节奏,跨障碍物时要注重动作的连贯性。
2.教学难点的补充:针对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设置一些有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环节,如在运纸盒的过程中,要求幼儿用眼睛观察纸盒的位置,用手臂和腿部的协调动作将纸盒运送至指定地点。
3.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设计:
a.教师:“大家看清楚啦,我要怎样才能把纸盒运送到终点呢?”
b.幼儿:“需要单脚跳!”
c.教师:“对的,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d.教师:“哎呀,这个障碍物怎么过去呢?”
e.幼儿:“我们可以跨过去!”
f.教师:“太棒了,你们真聪明!”
4.针对教学难点的对话设计:
a.教师:“大家在运纸盒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手和脚是不是配合得很好呢?”
b.幼儿:“我发现我用手臂跳的时候,脚没跟上。”
c.教师:“没关系,我们多练习几次,手和脚就会越来越协调了。”
d.教师:“看,老师这样运纸盒,手眼协调得多好。”
e.幼儿:“哇,老师,你真厉害!”
5.教学评价的补充: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如:“你在游戏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你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注意事项:
1.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进步,对于动作掌握较慢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2.安全第一: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要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事故。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教师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确保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游戏。
3.调整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如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适当降低游戏难度,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注重团队协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教师要表扬鼓励,让他们成为其他孩子的学习榜样。
手眼
6.保持教学热情: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7.关注天气变化:户外活动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进行,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教学,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