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晋祠》原⽂及赏析
原⽂:
出太原西南⾏五⼗⾥,有⼀座⼭名悬瓮。⼭上原有巨⽯,如瓮倒悬。⼭脚有泉⽔涌出,就是有名的晋⽔。在这⼭下⽔旁,参天古⽊中林⽴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碧波绕回廊⽽鸣奏,红墙黄⽡随树影⽽闪烁,悠久的历史⽂物与优美的⾃然风景,浑然⼀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拾起⼀⽚落地的桐叶,剪成⽟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戏⾔,于是其弟长⼤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西作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来兴修⽔利,唐国⼈民安居乐业。后其⼦继位,因境内有晋⽔,便改唐国为晋国。⼈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下修⼀所祠堂来祀奉他,后⼈称为晋祠。
晋祠之美,在⼭美、树美、⽔美。
这⾥的⼭,巍巍的如⼀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黄花满⼭,径幽⽽⾹远;秋来,草⽊郁郁,天⾼⽽⽔清,⽆论何时拾级登⼭,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中,恰如淑⼥半遮琵琶,娇羞迷⼈。
这⾥的树,以古⽼苍劲见长。有两棵⽼树,⼀⽈周柏,⼀⽈唐槐。那周柏,树⼲劲直,树⽪皱裂,冠顶挑着⼏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阶旁,宛如⽼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上却发出⼀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派鹤发童颜的仙⼈风度。其余⽔边殿外的松、柏、槐、柳,⽆不显出沧桑⼏经的风⾻,⼈游其间,总有⼀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起,直冲云霄,它的树⽪却⼀齐向左边拧去;⼀圈⼀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股烟,⼜似天上垂下了⼀根绳。其余有的偃如⽼妪负⽔,有的挺如壮⼠托天,不⼀⽽⾜。祠在古⽊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的⽔,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泓深潭,这⾥⼀条⼩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不知是从哪⾥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不到⼀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清得让⼈叫绝。⽆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丝纹可见。⽽⽔势⼜不⼤,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鱼、青苔、⽟栏倒影,织成了⼀条条的⼤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此,曾赞叹道:“晋祠流⽔如碧⽟,百尺清潭泻翠娥。”你沿着⽔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问:怕这⼏百间建筑都是在⽔上漂着的吧!
然⽽,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化,这⾥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距今已有⼋百⼋⼗年。殿外有⼀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根柱⼦。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柱⽀撑。廊柱略向内倾,四⾓⾼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相扣,远看飞阁流丹,⽓势雄伟。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尊侍⼥,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物形体丰满俊俏,⾯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纹流畅,匠⼼之巧,绝⾮⼀般。
⼆是殿前柱上的⽊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年(1087年)。⼋条龙各抱定⼀根⼤柱,怒⽬利⽖,周⾝风从云⽣,⼀派⽣⽓。距今虽近千年,仍鳞⽚层层,须根根,不能不叫⼈叹服⽊质之好与⼯艺之精。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个⽅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个⼗字形的飞梁,下由三⼗四根⼋⾓形的⽯柱⽀撑,桥⾯东西宽阔,南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桥上,随意左右,如泛⾈⽔⾯,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真乐⽽忘归。这种突破⼀字桥形的⼗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例。
以圣母殿为主的建筑还包括献殿、牌坊、钟⿎楼、⾦⼈台、⽔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之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昌宫、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傍⽔,
长期卧床因势砌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荫之中,揉造化与⼈⼯⼀体。就是园中的许多⼩品,也极具匠⼼。⽐如这假⼭上本有⼀挂细泉垂下,⽽⼭下却⽴了⼀个汉⽩⽟的⽯雕⼩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齐肩,托着⼀个⽯碗,那⽔正注在碗中,⼜溅到脚下的潭⾥,却总不能满碗。和尚就这样,⼀天⼀天,傻呵呵地站着。还有清清的⼩溪旁,突然跑来⼀只⽯雕⼤虎,两只前⽖抓着⽔边的⽯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埋⼊⽔⾯,那⽓势好像要⼀吸百川。你顺着⼭脚,傍着⽔滨去寻吧。真让你访不胜访,虽⼏游⽽不能尽兴。历代⽂⼈墨客都看中了这个好地⽅,⾄今⼭径⽯壁,廊前⽯碑上,还留着不少名⼈题咏。有些词⼯句丽,书法精湛,更为湖光⼭⾊平添了许多风韵。
这晋祠从周唐叔虞到任⽴国后⾃然⼜演过许多典故。当年李世民就从这⾥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在这⾥消灭了北汉政权,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国的分裂局⾯。⼀九五九年陈毅同志游晋祠时兴叹道:“周柏唐槐宋献殿,⾦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碑颂统⼀,光义于此灭北汉。”
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中⼀颗璀璨的明珠。
赏析:
《晋祠》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蘅于⼀九⼋⼆发表在《光明⽇报》上的⼀篇美⽂佳作。它即刻就被选
⼊中学语⽂教材。
晋祠,她是为纪念周武王之⼦唐叔虞⽽建的。她始建于北魏(公元386—-534),经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各式建筑,于今⾃唐宋以来的⽂物古迹繁杂甚多,仅殿宇、亭台、楼阁,桥榭多达⼀百多座,最⽼的周柏的树龄达三千年之九。就其百座古建筑的构建和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宗庙祭祀的这⼀传统⽂化,同时⼜见证了中国西周初期封侯⽽建国,封地⽽建国的社会沿⾰和宗法制度的这⼀⽂明。这是晋祠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化特⾊。正因为如此,早在⼀九六⼀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批重点⽂物保护单位。
拆空调我的这篇拙⽂主要从语⽂教学的⾓度讲⼀讲《晋祠》。
《晋祠》⼀⽂运⽤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物和优美的⾃然风景说明描写的⼗分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的特点⼗分明显。语⾔⼜形象、⽣动、流畅。实在是中学⽣学习的精美范⽂。
全⽂共⼗⼆⾃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段为第⼀⾃然段。作者⾸先介绍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总说晋祠的特点:悠久的历史⽂物和优美的⾃然风景。说明事物,理应如此。这⼀段,蔺法明快,只三句,点明了⽂章的宗旨。
第⼆⼤段为中间的⼗个⾃然段。分别对⾃然风景和历史⽂物作具体的说明和描写。
第⼆、三、四、五⾃然段是说明⾃然风景这⼀特征的领起句,点出晋祠⾃然风景的美,在⼭、在树、在⽔。以下三个⾃然段分别具体地说明和描写⼭、树、⽔。
火警电话应当提到的是作者运⽤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法笔⽓⼗分娴熟。
第三⾃然段的说明和描写交织在⼀起,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这⾥的⼭,巍巍的,有如⼀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第四⾃然段是写树,它说明和描写⼜是⽤先以说明写其形,后以描写状其神,⽣动地再现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例
关于七夕的句子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起,直冲云霄,它的树⽪上的纹理⼀起向左边拧去,⼀圈⼀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股烟,⼜似天上垂下了⼀根绳”。
第五⾃然段写⽔。写⽔的什么呢?常⼈⼀般⼈只能想到写其清,可作者视⾓宽,思路阔看出了晋祠⽔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写⽔的多不是说它⽔量⼤,⽽是说它“这⾥⼀泓深潭,那⾥⼀条⼩溪。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这个“多”多么具体实在啊!写⽔的静,如“⽔的流势都不⼤,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鱼、青苔以及⽯栏的倒影,组
成⼀条条⼤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写⽔的柔,如“⽯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写⽔的清,不仅说它“清澈真令⼈叫绝,⽆论多深的⽔,只要光线好,游鱼碎⽯历历可见”,⽽且引⽤古代⼤诗⼈“诗仙”李⽩咏颂晋祠的千古名句“晋祠流⽔如碧⽟”,浓装艳抹地描写了晋祠⽔的“清”。
在这⼏个⾃然段⾥还应该提到的是作者运⽤了不少⽐喻。如写⼭把雄伟⽽⼜绵延不断的⼭⽐喻为“屏障”和“伸开的双臂”,写树⽤“⽼妪负⽔”⽐喻树的弯曲在地,⽤“如线如缕”和“如锦如缎”⽐喻⽔流的细柔和波光的闪烁。由于恰当的运⽤了⽐喻⼿法,说明对象被介绍得⼗分⽣动、具体,给⼈以明晰、深刻地印象。读了这⼏段,我们不妨掩卷默想,晋祠⾃然风景的形象确实鲜明,神态确实娇好。再看下⽂也是如此。
第三⾃然段是⼀个由⾃然风景向写历史⽂物转的过渡段。
第七、⼋、九、⼗这四个⾃然段是写悠久的第三⾃然段的。晋祠珍贵的历史⽂物和国家建筑很多,件件都写没有必要,只能择其最重要的写之。作者选择了圣母殿、⽊雕盘龙、鱼沼飞梁三件作为点⽽写了三段。圣母殿、⽊雕盘龙、鱼沼飞梁都是宋代建筑和遗物,确实悠久的历史⽂物。在介绍它们时作者着重强调其建筑的特点和其科学及艺术价值。如说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介绍“殿堂⾥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个侍⼥,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如说“⽊雕盘龙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如说鱼沼飞梁这种突破⼀字桥形的飞粱,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其他如元明清建筑则以⾯上的概括为另⼀段,说明这些建筑“建造古朴、优美,⽤⼯精巧”。点上的详写,⾯上的略写,详细和主次处理得⼗分精当。
第⼗⼀⾃然段写的是“园中⼩品”。这虽然不是历史⽂物,但这些“⼩品”是⼈⽂景观中的代表,很使晋祠风景增添情趣。这⼀段虽不是锦上添花,但也有绿叶衬红花之效。
第三⼤段是本⽂的最后⼀个⾃然段,仅⼀句:“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中⼀颗璀璨的明珠”。仅此⼀句,总收全⽂,有情有感,让⼈有语已尽⽽意⽆穷之感。
5月27>大铜章梁衡的《晋祠》堪称为⼀篇古今名⼈咏晋祠的⼜⼀名作,中学语⽂教材中的⼀篇精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