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职工营养配餐食堂餐饮服务营养配餐项目
食堂设施设备管理方案
第一节厨房经营布局方案
一、经营布局及配置
1.厨房及其配套设施的墙壁贴1.8米以上的瓷片,地铺地砖;门安装弹簧门或风闸机,木质门下缘两面贴50cm高锌铁皮,离地不得大于0.5厘米;所有窗封不锈钢纱;下水道装防鼠网。
2.案台贴瓷片(不锈钢案台),下设不锈钢平推门,用于已消毒餐具的存放、保洁;肉菜餐(饮)具洗涤消毒池不得小于80×60×40厘米(长×宽×高)。
3.烹调制作区:内有炉灶、存放半成品冰柜、执码用案台。
4.配餐间:设有预进间(内有更衣、洗手消毒设施)、专用配餐工具、空调。紫外线光管吊在天花板下,房间正中位置,离地约2.5米高(离操作台约1.2米高),室内无人时方可使用。
5.粗加工区:水治和洗肉池,用于三鸟、鱼、肉粗加工;水台及洗菜池,用于蔬菜清洗粗加工。
6.洗涤消毒区:设有3个及以上的餐饮具洗消池、保洁柜及不锈钢层架。
二、各布局区卫生要求
(一)选址:食堂必须远离污染源(25米内无暴露垃圾堆、垃圾物、坑或厕所、粪池),周围环境整洁;
(二)面积:食堂面积与就餐人数、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厨房面积不得小于50平方米;
(三)厨房分区:厨房要有相对独立的原料粗加工区(用于食品原材料粗加工)、烹调制作区(用于食品半成品制作为成品)和配餐间(用于可食用食品分发给用餐者)、洗涤消毒区(用于餐(饮)具、工(用)具洗涤、消毒);
(四)专用制作间:食堂如有制作冷荤、冷菜、熟食、糕点等食品必须设有单独熟食间、冷荤制作间、点心间;
(五)流程布局:供餐食品加工按原料购(存)、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加工及出品顺序进行布局,由非清洁区向清洁区过渡,防止交叉污染;
(六)食堂使用加工用水、二次供水、食品原材料、工(用)具、洗涤剂、消毒剂要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七)卫生设施:
1.加工与用餐场所配置有效防蝇纱门、纱窗,出入口装风帘或胶帘,下水道出口装防鼠网,库房出口装防鼠门(板);
2.有与从业人员相适应的更衣室(用于更换工作服、存放私人物品)和洗手水消毒设施;
3.有足够污物存放设施(带盖污物桶、密闭垃圾池、废弃油收集罐),并定期按规定处理;
4.食堂设水冲式卫生间(厨房内不得设厕所),卫生间门不得与食品加工间相对;
5.有足够餐(饮)具保洁贮存设施(带门存放柜、消毒碗柜);
6.有工(用)具和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药物消毒、物理消毒);
7.有足够食品贮存设施(库房、冷柜、冰箱、空调),做好主、副食,生、熟食标记;
8.用餐场所有供用餐者餐具存放柜和供用餐者使用洗手设施。
(八)卫生管理
1.单位法人(负责人)和单位内管理层及部门的卫生负责人必须持有法规、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2.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3.监理单位卫生资料档案;
4.根据单位类型、规模建立卫生管理架构、制度,制订岗位卫生管理制度,从管理层至部门设立卫生负责人,负责岗位责任和卫生制度检查、餐位落实;
5.按时年审、评级、亮证经营,接受众监督。
三、布局及注意事项
(一)厨房工作区的划分、功能、主要设备的配置
1.操作区:根据厨房平面图及设备配置情况,有的还可分为红案操作区、蒸煮区、烤制区等,其功能是满足既定菜系,烹调工艺要求。
2.粗加工区:其功能是摘去菜叶、根、茎情况,鱼肉开生、初加
工处理。
3.精加工配菜区:其功能是将粗加工食物改制,调配符合菜系要求。
4.白案区:其功能是面粉类食物调和、压制、工艺拼花、拼盘等。
5.冷拼区:其功能是将不经加热可直接食用的食物,开瓶、切制、拼花、拼盘等。
6.洗消区:其功能是将餐具进行清洗、消毒、贮藏。
7.冷藏区:用于生、熟易变质食物贮存。
8.仓库区:用于米、面等不易变质食物贮存。
(二)工程设计必须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1.用户既定菜式和最大进餐人数,这是平面布置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此可确定主要设备、数量、型号。
2.用户可供应能源:如锅炉蒸气,柴油,煤气种类,电源(220V/380V)。
3.厨房平面结构、尺寸图及空间高度结构图。
4.用户的基本要求:如管路走向、污水出口、风机定位等。
5.侧面了解用户投资情况。
(三)厨房设备布置加热设备及数量概算:
1.厨房平面布置的首要条件是满足烹调工艺要求,尽量避免冷、热交叉,清洗物与赃物交叉,力求各工作区就近作业。
2.充分了解厨房空间、平面地形、加热设备的布置方位,应力求保证排油烟、新风系统少弯、距短、方便安装。
3.工程设计中主要设备数量概算:
(1)炒灶:
食堂管理方案
a.以宴会餐式为主的餐厅或早茶式餐厅火眼数=餐厅桌数
b.以零客为主的川菜餐厅火眼数=进餐人数/40-50
c.部队、学校火眼数=就餐人数/100大锅灶=人数/200-300
(2)蒸饭柜、蒸柜炉:单门蒸饭柜可供250—300人主食或100—150人所需蒸菜,三层蒸柜炉可供50—100人所需蒸菜或30—50人主食。
2.中式餐厅各分区主要设备的配置:
操作区:对于广式厨房,其菜式烹调工艺有蒸煮、烧腊(烤制)卤味及火炒四种工艺并举,偏重于烧腊和蒸煮,其操作区必备设备有:炒灶、蒸炉、肠粉炉、高汤炉、矮仔炉、烤乳猪炉、烤鸭炉、蒸灶或蒸炉、蒸汽柜。于川式厨房,其菜式烹调工艺主要以爆炒为主,以煨、蒸为辅,其操作区必备设备有:强力鼓风炒灶、煲仔炉、蒸炉或蒸气蒸柜矮仔炉。
(四)厨房设备平面布置原则:
1.符合消防卫生环境要求:即
(1)食物及用具制作,存放时应做到生熟分开,赃物与清洁物分开、冷热分开。
(2)燃油、燃气调压、开关站与操作区分开,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3)高于300℃管道与易燃物相距≥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