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11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
    2、积累7个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熟练地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10个生字。
    2、学习“大口框”,在描写的过程中掌握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大自然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瞧,现在它就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2、谁会读这个秘密?[出示第一小节]
    3、原来大自然也有语言。[出示课题]
    4、自: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言:
    1)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
    2)给它朋友。
    5、齐读课题。
    6、过渡:虽然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不会说话,但是许多现象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的知识,你们听。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音乐]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读词语,注意平翘舌音
    2)区别字形并组词(甩、准)
    3)书空“圈”字,你知道这个字的部首吗?
    4)给“临”扩词
    三、感情朗读,进行背诵
    1、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示句]
    2、第二节
    1)会读这句话的小朋友起立,齐读。
    2)“准是”什么意思?
    3)填空:[白云飘得高高,_________,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4)背诵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五节
    1)你能到“往”的近义词吗?
    2)一道道圈圈是什么?(年轮)
    3)“甩”的动作是怎样的?(摇动、摆动)
    4、“我问你答”的游戏(教师引背)
    四、第六小节
    1、引读
    2、妙:怎样记住它?“妙不可言”什么意思?
    粗:好朋友
    3、为什么说大自然的语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4、那么只有怎么做,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示句]
    五、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你们能不能也当小诗人,照着课文的样子也来编一段小诗?
    3、读词语开火车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4、书写指导
    板书设计:
    11、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 蚂蚁 树桩 蝌蚪
    教学反思
    采用知识迁移的指导,有意识地将第二节讲深讲透,形成一个解读的范例,然后引导学生参照范例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3—5小节同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本文篇幅教短,读来琅琅上口,很适合背诵,教师采用练习提示、教师引背、同桌问答的形式,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当堂背出。
 
《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知识点整理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本诗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写作特点,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能理解两个反问句及比喻句。
    技能目标: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并依照诗歌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仿写。了解与三叶虫化石地壳运动相关的知识。
    教学准备:
    一、学生课外查相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二、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七种语言,你还记得大自然跟我们说些什么吗?
    生:(记得)
    师:那就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请看你的计算机屏幕(展示课件:练习,语音:你能将下列解释拖动到相对应的诗节后的括号里吗?)师:能吗?生:能
    师:请迅速地浏览诗节,进行判断,点击鼠标,做对了,计算机会给你肯定,做错了它也会提醒你,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带上耳机,开始吧!
    (学生上机操作)
    {此处复习导入,利用计算机速度功能,即达到了复习目的,又让每位学生有动脑、动手的机会。运用
课件的激励设置,即答得正确,便会得到 对了的响应,同时得到动画大拇指的称赞;答错了,别急,得到提示后,还可以重来。有趣,因而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仅仅用了1分壹五秒便完成了此个复习环节。}
    二、创设情境:
    师:已全部得到对了的提示的请举手。记得这么牢。那就让老师带着大家再去听听、看看大自然的语言吧!大家要边听边想象画面,听完了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大自然的语言。请闭上眼睛。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在美妙的音乐及教师娓娓动听的朗读声中闭眼想象。)
    师:睁开眼睛赞美吧!
    生:大自然的语言真神奇啊!(丰富多彩、奇妙、妙不可言)
    板书:妙不可言
    {此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复习中欣赏课文,在欣赏中想象,在想象中赞美,巧妙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合作交流: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将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介绍给我们的呢?让我们来学一学也当个小诗人,好吗?请大家打开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再去研究研究你喜欢的那一个诗节,大声读,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画画相关的语句。
    生自读,自想。
    师:有了好的想法,你最想谁来分享你的收获?
    生:(朋友、伙伴、老师)
    师:好,把你喜欢的诗节读给他听听,请他评评,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开始吧!
    学生离开座位,朋友分享,非常自然热烈。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品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交流自己的感受,课堂重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实在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交流品读:
    师:谈得又热烈又开心,愿不愿意将你的收获与老师同学分享?
    生:愿意。
    1、学习课件出示:白云图:
    师:请看屏幕,看到这画面,谁想把你喜欢的诗节恰如其分地送给它?
    生:
    师:oo把诗歌送给了这幅画,你们想把什么送给他?
    生:(鼓掌)
    师:oo进步了、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他精彩的表现。
    师:谁愿意有感情地读读这节诗。
    甲生读: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他把哪几个词读得特别好?
    生:他把高高准是两个词读得特别好。一个语调上扬,一个读得特别肯定。
    师:(请甲生)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甲生:因为读高高语调上扬了,才能让人感觉白云飘得很高。而准是是一定是的意思,要读得肯定。
    师:你的语感真好!哪个同学还能用其它的词来表示准是的意思?
    生:一定是、肯定是、确定是、必定是、绝对是
    师:你们的认识超过了老师的认识,悄悄告诉你们,老师备课时,只想到了一定肯定。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会有更多的认识。
    师:谁忍不住想读下面一个诗节?
    生读
    师:你觉得哪个词写得最有趣?
    生:搬家,这是拟人的写法。
    师:抬头发现了大自然的语言,低头也看到了,作者的心情怎样呢?同学们试着自己读读这两节,看看你产生什么心情?
    生读后谈:(兴奋、高兴)
    师:把这种兴奋、高兴的心情送到诗句里,把这两节连着读读。
    (体会连连发现语言的畅快。)
    {在这两个诗节的交流中,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懂诗句,培养语感。老师的导是在学生的自读和自评上,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的激励在此环节中也体现了敏锐、恰到好处的功能。当一名平时不发言、且成绩差的学生给图配上诗句后,虽说这不是个难题,但老师却巧妙地启发了学生: oo将诗送给了这幅画,你们想把什么送给他?使学生在鼓掌的同时学会了称赞别人。当学生说出一连串的词来代替准是时,老师诚恳地承认自己只想到了两个词,动情地夸孩子的认识超过了老师,并提出要求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会有更多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创新、超越教师的精神。}
    2、学习4、5诗节
    师:你们读得真好,读出了诗的节奏,听到这,老师也跃跃欲试,让我也来读读我喜欢的两个诗节,好吗?不过你们待会儿要从老师的朗读中猜出我喜欢这两节诗的原因。)
    师读
    生:你喜欢反问句。因为我听到你把反问语气读得很强烈。
    师:你读读看。
    学生读。分组读两个反问句。
    师:你能换种说法吗?
    生:(改成陈述句)
    生:我觉得老师不只是喜欢反问句,这两个反问句也是比喻句。你喜欢这里的比喻,所以你读逗点省略号两个词时特别重,也特别开心。
    师:(出示逗点蝌蚪省略号大雁编队两个画面,让学生感受这两处比喻的精确。)
    生:我觉得老师您应该喜欢这两个诗节里的拟人句。
    师:(惊喜)怎么说?
    生:作者把大自然当人来写了,说它会写字;还把大雁当人来说,说它会编队。
    生:这也是比喻句。作者把水面、蓝天都比成了大自然写字用的纸。
    师:作者的想象大胆而且合理,丰富而且贴切。这描写是多么精彩呀!
    生:老师您还喜欢春天、秋天,两个季节。
    师:嗯?
    生:你在读春天来到人间和秋天就在眼前两个诗节时,语气里充满了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