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的故事
廉政教育小故事
以下是两个廉政教育小故事:
1. 公孙仪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在鲁国做相国,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公孙仪喜欢吃鱼,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于是,全国各地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吃,公孙仪却一概不受。他的弟子们有些不理解,劝他说:“先生既然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愿意接受别人送的鱼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更不能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难免要为人家办事,这样就会违背法律。违背了法律,我这个相国就当不成了,到那时候,即使我非常喜欢吃鱼,也没有人会送鱼给我吃。现在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不会被免职,也就能常常吃到鱼。”
2. 晋代人吴隐之被派到广州做刺史,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这些小故事都强调了廉洁正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不受利益诱惑而违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