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5篇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1
朱自清饿死不食救济粮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办法在*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重新构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__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人,好让*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困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
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外国名人故事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2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波兰__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3
在*要守*的规矩
我们的国家现在实行改革开放,许多外国人到*访问、投资、做买卖,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如何跟外国人打交道呢?一方面要有礼貌,尊重人家的国格,尊重人家的各种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我们的国格国法。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都是错误的。这里讲一个冯玉祥将军对待外国人的故事。
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当年担任陕西督军的时候,一次接待了两个外国人。他很有礼貌地请他们坐下,谈话。两个外国人打开旅行袋。拿出一块新鲜的野牛肉,要送给冯玉祥。冯玉祥问:“哪里弄来的野牛肉?”外国人回答:“是我们在终南山打猎打来的。野牛凶得很,不好打。”冯玉祥皱起了眉头:“你们到终
南山打猎,和谁打过招呼?领过许可证吗?”外国人忙说:“我们打的是野牛,没有主人,用不着和谁打招呼。”冯玉祥沉下脸说:“终南山在我们*,是我国的领土。野牛生在这里,自然归我国所有,怎么说没有主人?你们不经允许,私自猎牛,这是犯法的!我作为地方官,有保护国家*的责任。你们在*就要守*的规矩,不能蛮不讲理!”两个外国人理屈词穷,只得承认做了错事。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4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5
华罗庚回国: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
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盛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