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永生的眼睛》的文章,它让我感触颇深。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琳达一家人先后捐赠眼角膜的故事。琳达的母亲在去世后,将眼角膜捐赠给了别人,这让琳达十分不理解,她觉得母亲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但后来,琳达的父亲告诉她:“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父亲的这番话,并没有立刻让琳达改变想法。
直到琳达的女儿温迪也说出了令她意想不到的话:“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时的琳达被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多年以后,小温迪因为车祸不幸离世,琳达遵从了女儿的心愿,捐赠了她的眼角膜。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那是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在超市门口,有一个盲人爷爷正在乞讨。他坐在一块破旧的垫子上,身前放着一个破碗,里面零零散散地有些零钱。他的眼睛紧闭着,脸上写满了沧桑和无奈。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这个爷爷好可怜啊,我们给他点钱吧。”妈妈点点头,从钱包里拿出了十元钱,让我放进了爷爷的碗里。
盲人爷爷听到了动静,连忙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好心人。”我看着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在想,如果他能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能看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那该有多好啊。也许他就能像其他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走在大街上,欣赏美丽的风景;也许他就能去工作,不再依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也许他就能看到自己亲人的模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从那以后,每次在街上看到盲人,我都会想起那个在超市门口乞讨的爷爷。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的意义。捐赠眼角膜,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啊!就像文中的琳达一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和希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能够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但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份幸运,不懂得珍惜。当我们在公园里欣赏美丽的花朵时,当我们在电视上观看精彩的节目时,当我们在教室里读书写字时,那些失明的人却只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多么渴望能像我们一样,看到这一切美好的事物。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琳达一家那样,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把自己的眼角膜捐赠出来,那么将会有多少失明的人重见光明,重新拥有美好的生活。这不仅仅是给予了他们光明,更是给予了他们新的人生,新的希望。
我想,我以后也要像琳达一家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也要把我的眼角膜捐赠出来,让我的眼睛在别人的身上继续“活着”,让这份爱永远传递下去。
永生的眼睛这篇《永生的眼睛》,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角落,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会永远记住这篇文章,记住琳达一家的故事,也记住那个盲人爷爷渴望的眼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