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立秋古诗词
1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中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2
下马柳荫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睛。
——唐•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立秋那日,白居易在曲江独自游览,思念好友元稹。如果能有好朋友在身旁陪伴,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遥想当年,二人曾在这里留下多少彼此的足迹,而今,只有自己独自一人,孤独失落在所难免。这首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有朋友互相牵挂,也是一种幸福和心安。
3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木叶动秋声。
——唐•刘言史《立秋》
立秋时节,火热的暑气逐渐消去,秋风阵阵而起。天阔云高,夏已收,片片树叶飘落,是秋天到来的声音。
4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宋•刘翰《立秋》
在夏秋交替之际,诗人感受到季节细致入微地的变化。在梦中,他依稀感觉到了秋声,但仿佛又无处可寻。
然而,在明媚的月光下,落满台阶的梧桐叶,不正是夜晚风吹梧桐的秋声吗?这首诗表现了时令感非常强,构思也非常巧妙。
5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立秋前一日,诗人站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两鬓已经花白如雪,感叹年华易逝,时光不待人。但是诗人不惊亦不悲,而是心态平静,淡然面对。
镜子中的面容,只是自己过去的历程的一个缩影,不必为此烦恼或过多思考,一头华发,照样可以迎接秋风、迎接立秋的到来。
6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唐·齐己《新秋》
不知不觉,炎热的三伏天就要结束了,又迎来了立秋。
在早晨,欣赏着露水和朝霞,黄昏,欣赏白云和山峰,更觉景奇妙。此时,田野中飘荡着成熟的香味,而整片田野也显得格外辽阔。
在如此清净的时光里,我们不妨保持一颗安静之心,迎接秋天的到来。
7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宋·范成大《立秋》
这首立秋七绝,诗人自问自答,从感叹人生苦短,到选择从容面对,安之若命,诗人在转瞬间,完成了对于立秋到来的感慨。
时间永不停留,年华老去乃是自然规律,不必自寻烦恼。
8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落叶声中送来了一大雁。早晨秋风撩动庭中的树木,独自漂泊他乡的人最先听到了秋声。
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
9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宋·方岳《立秋》
立秋到来,诗人独自去寻诗意。荷花开得正盛,凉爽的微风送来阵阵荷香和丝丝凉意。
诗人感到,天气一凉,诗难以写的绝妙了,因为秋天的诗大都写“梧桐夜雨”这样的意象。
10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的古诗——明·夏云英《立秋》
立秋这天,秋风夹杂着秋雨吹过南楼,夜晚比以往更凉快。鸭形状香炉里的沉香已消散,火星已消灭,侍女们闲暇时间自顾自弹奏着箜篌。
这首诗写在人们还没有感觉的时候,秋天已经悄然而至,清新而自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