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un QianYan |理论前沿|
June,2021/QIANXIAN
47
新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再思考
吴婧张文君
[摘要]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读“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新的语境和视角。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消费文化不断普及,“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从审美体验维度应将多元化审美、民族化审美和个性化审美有机结合,注重传承本土文化价值。从审美教育维度应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为中心的审美教育,倡导审美生存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新时代;审美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14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29-1445(2021)06-0047-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众的高品
质生活需求。”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
众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发展到了“美不美”“好不好”,满足审美需求成为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日常生活审美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普遍性的向往和追求。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欧美进入消费社会,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吸引眼球的美的视觉符号和影像。传统美学最为关注的是艺术审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作品是典型的审美对象。为了描述审美活动超越传统审美领域进入了日常生活的现象,在让·鲍德里亚、沃尔夫冈·韦尔施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理论概括。21世纪初,我国美学界、文艺理论研究界围
绕“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曾进行讨论。
新时代背景下辩证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
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
展之间的矛盾,这为再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新的语境和视角。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包含物质层面,也包含精神层面,尤其是对以审美需求为代表的精神生活需求更为迫切。“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审美从艺术的殿堂走向日常的生活,是对日常生活和物质需求的超越,有利于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产品审美的符号价值超过使用价值成为消费的主导价值。随着我国快速进入消费社会,人们消费
①《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
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第1版。
|理论前沿|LiLun QianYan |
48前线/2021.6
不再只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追求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追求一种审美气氛”。①二是人们通过图像化、视频化、虚拟化对现实世界进行美化,或者重新建构美的世界。
需要关注的是,审美化与信息化的叠加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虚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短视频
、游戏、线上直播、美图等为代表的视听内容成为人们的重要信息源和主要文化休闲消费品。这使得审美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也容易导致人的物化和异化。同时,基于线上游戏、社交软件、弹幕、晒图等形成的网络互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重要人际交流空间,90后特别是Z 世代(Z 世代是美国及欧洲最早提出的,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也在审美化。在互联网平台上基于兴趣爱好和共同体验形成的社会体,尽管具有松散性、流动性和短时性特征,但也是社会治理中需引导和关注的力量。
在体验经济时代更加注重软创新,顺应“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趋势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升级,其核心特质是企业通过商品和服务“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②体验经济代表着经济模式和消费形态的新发展方向。在体验经济中,体验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经济提供物,让顾客满意不仅包含使用需求的满足,也包括愉悦体验的满足。体验可以分为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等,其中审美体验是直觉的、直观的,也是最易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正因如此,体验经济也被称
为审美经济。如北京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并呈现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场景持续打造、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等特点。“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如何顺势而为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
“软创新”是相对于科学技术等“硬创新”提出的,既包含对传统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创新、审美创新等,也包含本身带有审美属性的音乐、电影、时装、电子游戏等产业的创新。当前,要顺应体验经济的规律,着眼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
加强系统策划,通过软创新实现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双结合。不仅考虑客户需要什么功能,更要通过品牌塑造注入文化内涵,通过整体设计注入审美价值,将功能好、技术新与艺术美、生态美等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多维度超预期的体验。同时,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IP ,以文化与创意驱动经济升级。特别是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和数字新消费的需求,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将游戏产业、影视产业、音乐产业等作为重点,以“文化+科技”的丰富产品顺应大众对于形式美和技术美的审美需求。
倡导多元化审美、民族化审美和个性化审美的有机结合,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传承本土文化价值
多元化审美意味着主体多元、主题多元、形式多元和媒介载体多元等,需要多层次的审美对象和高丰富度的审美产品供给。要充分运用古今中外的优秀内容、多样态的艺术形式、多类型的传播载体,来设计、创造和提供审美作品和服务。民族化审美意味着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和地域性的审美文化。国际化语境下的民族化审美,意味着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审美经验,向反映时代精
①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9页。
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LiLun QianYan |理论前沿|
June,2021/QIANXIAN
49
神的现代文化寻求审美创新,凝结和展示以中国意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特征的审美文化。在本土语境下民族化审美,意味着充分挖掘和展示各具特的民族文化,形成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的审美文化。个性化审美,意味着对求新求异求变的包容与推动。“日常生活审美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体的建构,个性化审美成为Z 世代把我、我们与他者进行区分的文化标签。以共同的爱好或关注点为基础、通过网络交流形成的社会体有很强的个性化审美需要,对此既要重视和鼓励,也要明辨和引导。
审美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要保持对本土现实的敏感和自觉。通过多元化审美、民族化审美和个性化审美的有机结合,要在中外比较中把握自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古今对照中把握当下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历史积淀、民族特是独特的审美资源,时代命题则为寻现代化路径指明方向。因此,既要将审美文化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促进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也要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传承和发掘本土文化价值,满足本国人民的审美需求。
大力发展审美教育,以审美境界超越“日常生活审美化”
要大力发展审美教育,以艺术欣赏为重点提升全民的审美素养,以艺术教育为重点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通过兜底性
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多元化的文化市场供给,让大众广泛欣赏到优质的文化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教育发展青少年审美教育,以艺术技能和艺术鉴赏为重点提升青少年的
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通过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的审美教育培育青少年的审美自信,培养和引导青少年感受美、欣赏美、探索美、创造美。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日常生活审美化”存在着审美异化、审美层次浅表化等风险和问题。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大
工业生产制造的“平均美”①
隐藏着资本控制和意
识形态渗透,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要积极培育审美思维,倡导审美生存和审美
境界。“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与自身”,
②审美生存作为审美化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深化和超越。美学家张世英将人生境界分为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其中审美为最高境界。审美境界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追求的最高境界,要倡导人们以审美的、诗意的态度享受日常生活,通过美走向真和善,不断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和自由,让生活和生命获得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吴婧,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市丰台区文促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文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沈聪
①彭锋:《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73页。
薛立勇:《培养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访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社会观察》2006年第11期,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