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一般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区分出许多不同的层面,有些比较浅显直观,有些比较深入隐晦。比如,个人美容、家居装饰、城市景观等等,属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外显层面;经济生活中符号价值的凸现、新闻媒体对社会现实的改造以及人们在哲学上认识到整个世界是由“解释”而不是“事实”构成的,如此等等相对就比较深入,也不容易为人发现甚至接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所以成为当今美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原因在于审美化明显僭越了自身的边界。按照经典哲学的划分,审美化应该局限在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比如说认识论领域和伦理学领域无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审美超越艺术领域的界限而进入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两年来引起文艺学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甚至一度以“新的美学原则”出现。而围绕这一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国内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已经出现消费文化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随
之产生并呈现蔓延之势,这将使加速中国文化的进化和现代化;二是认为中国仍然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主导,消费文化形态是极其边缘化的,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须以艺术人生或艺术生活的形态出现,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局部的消费文化特性无限扩大化而淆乱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三是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此问题,既要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消费特性并支持消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肯定传统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无法平衡上述两种观点而采取的妥协。
福柯说过:“人之为人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审美地生存。”“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的展开有利于我们在重新审视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朝着“审美化”方向改造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提升人们“日常生活”的品质。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仅是为了文艺美学学科的建设,更重要的在于体现人之为人的本真生存状态,满足人们在现实中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进“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于当下中国是有必要的。它以追求纯粹的精神满足为旨趣,为人们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可能的精神选择,它根植于现实世界又超越于现实世界,它帮助个体掀开世俗面纱直接感受生命的本真状态,进而升华人格精神。向往诗意人生的苏东坡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看中的正是清新高雅的竹子所具有的超尘脱俗之审美灵气能给自己带来心灵净化与人格提升的价值。
首先,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原来在美术馆欣赏绘画作品,现在图
像无所不在;原来在音乐厅聆听音乐,现在到处可以听到流行歌曲;原来在剧院里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欣赏戏剧,现在电视里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可以很随意地观看,甚至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做家务观看。随着电视进入千家万户,随着大众传播工具的扩散,图像日益替代文字,对受众进行视觉轰击。大众文化主要是视觉文化,艺术通过文化工业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消费品的一种。精英文化走出象牙之塔,通过商业手段融合为通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正愈加审美化,从而导致美学概念的不断扩张。韦尔施批判地思考了今日全球审美化的现象,探讨了美学的新外延和新建构。他写道:“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美学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从虚拟的符号自由出发,注重对文学及文化现象的事实陈述,属于消费文化范畴。由此可知,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审美疲劳。其表现主要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而不可得所产生的审美疲劳,进而转向外在的虚拟的符号自由。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在无法获得价值观念的判断标准的混乱中所产生的审美疲劳,进而转向消解价值判断的事实陈述。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在审美意识逐渐异
化或萎缩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疲劳,进而转向以符号消费为特征的消费主义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审美化 新马克思主义者发现,如果放到全球的范围里来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仍然是一种局部现象,是少数人的奢侈生活,建立在大多数人的贫穷和痛苦的基础上。由于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由同一个社会之内的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或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会因为无法直观到剥削和压迫而盲目乐观地认为它们已经不复存在。新马克思主义者所洞察到的这种转化在今天的全球化过程中的确存在,我们完全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来批判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我认为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讨论应该在一个广阔的跨学科的领域进行。我们可以从哲学上来讨论审美的越界是否应该,从社会学上来讨论这种越界如何可能,从政治学上来讨论这种越界的隐蔽目的,因此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反思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从哲学—美学的角度主张,日常生活审美化必将走向自身的反面,因为它实际上是以美的名义扼杀我们的审美敏感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