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言会粹?修身篇》标注
吕洞宾《言会粹?修身篇》标注
案:吕洞宾(约798-?)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传为八仙之一。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另撰有《纯阳吕真人全集》八卷,辑入《道书全集》。《道藏》中颇多以其名义所撰道家书籍。这里据乾隆年间重刊本吕洞宾《言会粹?修身篇》原文略作标注,探讨书中各条语录的源流,源——出处;流——宋元明清一些书籍的传承情况,希望对读此书者能有所俾益。
1、何地无尘,但能不染,则山河大地,尽为清净道场。如必离境求清,安能三千外更立法界。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21第八三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88-060。
2、尽心为才,无愧心为品。品莫高于一个臣,才莫大于无他技。
【注】① 《孟子?尽心》。 ②天主教论坛?圣若瑟善终者主:“因为圣若瑟一辈子尽心竭力照管耶稣圣母,全满了天主托他的本份,良心丝毫无愧。”
3、言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名不可占尽。凡事能留有余,异日可免后悔。
【注】 宋朝法演禅师有四说戒说:“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易,生变也);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人必繁(烦?)。”
【注】① 《解人颐》:“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常思失意时。” ②《格言联璧》:“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花太丽者香不足,花多香者不丽。君子能馨百世,勿艳一时。
6、能忘机,然后能见机;能知命,然后能安命。
7、萌芽各认根苗,点滴不差檐溜。罪在则福不集,福少则行难圆。
【注】 (明)屠隆《冥寥子游》:“萌芽各认根苗,点滴不荖檐溜。 罪在则福不集,福少则行难圆。此圣贤之所以慎作业也.。”
8、名心未化,对妻孥亦自衿庄;隐衷释然,即梦寐皆成清楚。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91条。
品人录9、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掖后生,定可寄纲常之担。
【注】①又见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21第一三五条:“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借(掖)后生,定然关世道之寄。”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8?052条“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惜(掖)后生,定然关世道之寄。”
10、阴壑积雨之奇险,可以想为文章,不可设为心术;华林映日之绮丽,可以想为才具,不可依为世情。
【注】①又见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88第二七七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226-169 。
11、无欲则刚,能忍不辱。
【注】①郑板桥有对联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②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说明: 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
12、松柏凌霄而不摧,桃李娇艳而不耐。人之立品,可以取法。
13、名病太高,才忌太露。
【注】①又见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71第二二一条:“名病太高,才忌太露。自古为然,于今为甚。”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90-140。
14、兰不因无人而不芳,士不因家贫而废学。
【注】①《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②《幽兰赋》:“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③《明心宝鉴》:“朱文公曰:‘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废学。’”
15、不为尘情所蔽,纔称水镜之才;倘以气焰相高,终倚冰山之势。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42第一三九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39-099。
16、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玅,便宜在一耐字。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41第一三二条。②
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57条。③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34-094。
17、毋以妄念戕其心,毋以客气伤元气。
【注】《格言联璧》:“毋以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18、海市蜃楼,奇观总属乌有。空空,言下即悟。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30第一0六条:“海市蜃楼,奇观总属乌有。因知天下饱眼之物,空华。”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12-077。
19、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09第五十条。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52条。
20、达人尽其在我,至诚贵于自然。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07第四三条:“佞佛若可忏罪,则刑官无权;寻仙可以延年,则上帝无主。至诚贵于自然。”许案:最后一句前脱“达人尽其在我”句。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8?003条。
21、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注】①至音:最美妙的音乐。《后汉书?陈元传》:“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寳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3?059条。
22、富家一席酒,贫士十年粮。每诵斯语,不觉豪华之念,消归乌有。
【注】民间谚语: 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23、救寒莫如重裘,保身莫如寡欲。
【注】①汉?徐干《中论?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②《平书?人事上》 :“保身之要,莫如寡欲;理财之要,莫如节用。”
24、君子虽不过信于人,君子断不过疑于人。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81条:“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
25、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87条。
26、人常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积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续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42第九条:“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稍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88条:“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27、文过饰非,何如反躬修德;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28、外无声臭味之牵,内无意必固我之累。
【注】道家静心之心法。
29、观心非易,止念尤难。倘念头一起,是邪是正,即能知觉,便可去邪归正,故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30、道教以止念为本,释教以无念为宗。无念者,为无邪念,非无正念也。故云念在天理,则明月之当空;念在人欲,则浮云之蔽日。
31、性从偏处克将去,心自放时收拾来。
【注】宋元之际,神霄派传人徐无极云:“ 性从偏处克将去,心自放时收拾来。”
32、心之精神之谓圣。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注】①孔丛子云:“心之精神是谓圣”。②《性命圭旨》道:“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33、弩之发动在机,心之缘引在目,机不动则弩住,目不动则心住。故《道德经》曰:“不见可欲,则心不乱”。
鲁论曰:“非礼勿视”。
朱子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
【注】①《中国古代养生格言》:“心是枢机,目为盗贼。欲伏其心,先摄其目。盖弩之发动在机,心之缘引在目。机不动则弩住,目不动则心住。”② 朱子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朱子(1130-1230)朱熹。宋代理学家、新儒家 。《朱子语类》:“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朱子此语,当是清人窜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