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导游词北京天坛景点解说词
北京天坛导游词篇一
我们现在们在天坛的昭亨门,也就是现在天坛的南大门。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泽坛(地坛)后,才实行天地分祭,从此这里专门用于祭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si)&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回到了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民手中,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从南门进去,向北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在昭亨门西面的三座高大的石台,它叫作台。台上有长杆,叫望灯杆,该杆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杆长九丈九尺九寸。祭天时,三根灯杆上各吊一只直径六尺、高
八尺的大灯笼,所用特制,长四尺,粗一尺,并铸有凸龙花纺。燃点时不灭,不流油,不剪蜡花,可燃烧十二个小时,名为蟠龙通宵宝蜡。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这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建
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
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
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这是我国古代人民
巧妙运用几何学原理设计的一座杰出建筑,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
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
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
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
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
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
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
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
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
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
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
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
的因素外,而这种设计规制,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
才能,实在令人叹服。
从南门进入圜丘坛,在内墙南隅有一座用绿琉璃砖砌成的燔炉,是祭
天时焚烧松柏木和祭祀后烧祝版、祝帛的地方,燔炉旁有一座瘗坎,祭典
结束,把扬供全牛的尾毛血等埋在坎内,像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的意思。
大家看在燔炉前排有8座燎炉,这些是专为祭天时焚烧松柏枝、松花、松
塔等用的,在坛东、西门内还各有一对。
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
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
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
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
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
雷诸神牌位之所。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祭天官员的蜡像。
下面介绍的是迷人的圆心石回音
圜丘坛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心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当
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原来,这也是一
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据声学专家测验,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
时间,总共仅有零点零七秒钟。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
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
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同时并赋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
我们从在皇穹宇的西面出在,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树干
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
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
天坛境内广植有树龄悠长、树身高大、四季不凋、繁茂苍翠的松树和
柏树。树海林涛,森森淼淼,以造成一种&海阔天空&的广漠景象。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
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宽约
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造,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
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
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
北京导游词
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
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此刻我们脚下的便是进牲门-俗称&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
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隅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此洞门自西向
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
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
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
冕服(祭服)的地方。
在西面是斋宫,坐落于西天门内大道南侧的松柏绿树丛中,原是封建
皇帝来天坛祈谷、祀天前进行斋戒沐浴的地方。斋宫占地四万平方米,建
筑呈四方形,内有正殿、寝宫、钟楼等。四周筑有两重围墙和一道护城河,
建筑讲究,警卫森严。走进斋宫正门,迎面便是气势巍峨的正殿,红墙绿瓦,甚为壮观。据说用这种绿瓦以表示皇帝至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能&
对天称臣&的意思。殿分五间,呈拱券形,为砖砌结构。整个殿堂不用梁、枋大木,因此也叫&无梁殿&。
殿前丹墀上有两座石亭,右边的一座较小,是放时辰牌位的地方。
左边的一座呈正方形,较为高大,名&斋戒铜人石亭&。据史料记载:皇帝
斋戒期间,亭内设方几一张,罩黄云缎桌衣,上设一尺五寸高的铜人像
一尊。铜人双手恭奉简牌一枚,上刻斋戒二字,以使皇帝&触目惊心,恪(ke四音)恭罔懈&。意思是要皇帝有所警惕,不忘用心斋戒。
斋戒铜人在清代有三种形式:一为唐朝名臣魏征像,一为明初乐官冷
谦像,一为明代太监刚炳像。相传这三人在历史上都以刚直敢谏而著称。
此是明洪武十一年定下的制度,清代也沿用了下来。按规定,这里所设的
铜人为冷谦像。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
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竖立于高5.6米,占地5900平方米的三层白石雕栏环抱的圆坛之上,祈
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
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
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
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
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
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