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尔《水之嬉戏》演奏分析
作者:刘美熠 苏诗洋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1
        【摘 要】印象主义音乐多以描述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为主,注重描述乐曲家当时的心路历程和直观感受。这样的音乐作品充满着朦胧的憧憬和饱满的诗意,是极具艺术魅力和幻想的风格音乐。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是印象派的杰出人物,《水之嬉戏》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乐曲通过对水的描写来表达拉威尔独有的细腻、清晰、明快的表现力。拉威尔早期的音乐作品中洋溢着印象主义音乐特,把环境中事物的彩和明暗,无论是对比还是突出,都描述得淋漓尽致,让听众甚至是作曲者本人也沉醉在印象主义世界里。
        【关键词】拉威尔;《水之嬉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2-01
        《水之嬉戏》是拉威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绘了一场关于的动态画面。这是拉
威尔在印象主义钢琴史上第一次用这种技术进行创作的曲目,不论对当时的音乐界还是现代钢琴音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和作用。特殊创曲方法的出现对演奏者的要求,在处理乐曲中的速度、音、力度上和演奏时的踏板、触键的技巧上,以及对乐谱中内涵的体会上,都需要变换一下处理的方法,心态要从传统的古典主义中走出来。
        一、《水之嬉戏》的创作背景
        印象主义乐曲的初衷是源于人们对于事物客观的感受,结合复杂的和声和曼妙的音,对事物进行描述,唤醒人们心中对世界的初印象。这种派系的音乐是会用片段式的、细碎的音符语音和旋律来处理乐曲,不同于传统技法中单纯的线性旋律进行模糊、反复的处理,印象主义热衷于运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对未知世界的欣赏和白驹过隙的渴望。
        拉威尔的作品涉猎广泛且特鲜明,被后人归于印象主义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能够严格遵守古典主义音乐的规律,同时还能把自己独有的手法融合到对音乐的热爱和环境的描述之中,不论是传统的音乐语言还是戒律中的手法,都能得心应手运用。印象派的乐曲把松快的朦胧结构、细腻的精致速率、复杂的合拍节奏、多样的模糊调式、丰富的特和声和独到的肢体配器,都能合理地运用和表达,也是受象征性主义文学和印象派主义绘画等作品的
影响,在作品技巧和方法上开始游离出古典派和浪漫派的规范性作品风格,转变为具现化的表达方式。
        《水之嬉戏》这首乐曲是拉威尔献给恩师加布里埃尔·弗雷的一首作品,其显然吸收了法国传统诗歌和艺术绘画的创作理念,也受到了《伊斯特别墅之水之嬉戏》的启示,不论是在节奏上还是表现技法上,都进行了很大改变和创新。大量对全音音节的运用,对于调性和模式的虚化,避免和声带来的结束感等创作特点,都突破了传统作曲的风格,然而能把音区瞬间由高降低,给听众带来巨大冲击力的听觉盛宴,并给了演奏者足够的炫技空间和演奏要求。拉威尔在乐谱中引用了《水城》中的诗句,这种加深乐曲内涵的行为,足以证明音乐主题对乐曲的影响和表现力的支持。
        二、《水之嬉戏》的演奏分析
        《水之嬉戏》是在1901年发表的,它的标题就明显带着印象主义的特,但并非对印象主义规则的遵守典范,拉威尔想要的是更高的音乐境界和音符语言,能把现实环境进行音乐化的还原和描写,这不仅仅属于创作者独有的感觉,更应该是让听众和演奏者感同身受,从客观而非主观地创造事物的形象和概念。
水之旋律        《水之嬉戏》从结构上看,明显是通过具体的各种水声产生音乐灵感,灵活运用了单乐章的奏鸣曲形式,不论是结构上还是布局上,都有着相应的创新和改变。从这样的创作形式来看,作家不仅是兼顾了传统奏鸣曲中的曲式结构,还应用了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包括一些调性的跳脱和模糊的处理,两种调性的并肩缓行,把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混合效果发挥得超出常规。在乐曲的十九、二十小节中还出现了中国风格的间奏调式,这是拉威尔1889年在巴黎展览会上听到东方音乐后做出的表现形式上的改变。
        三、结语
        拉威尔对于演奏者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所以在演奏拉威尔作品的过程中就需要尽量做到拉威尔式的乐曲表演,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感受,遵照本意进行演奏。《水之嬉戏》描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用印象主义的表现形式将水的变化形态由相对固定的风景转化为跃然纸上的音符,这是他对音乐的执着也是对世界的热爱。
        参考文献:
        [1]谢虹.拉威尔钢琴作品中的形象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逄春媛.论拉威尔的钢琴音乐创作及其作品《水之嬉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单洁.拉威尔钢琴艺术风格及其作品《水的嬉戏》研究[D].山西大学,200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美熠(1981-),女,汉族,甘肃兰州人,艺术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理论与演奏技巧;
        第二作者:苏诗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理论与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