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 )龙,钩以写龙,凿( )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在括号里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2]解释题目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手不释卷
(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①,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②。所至厄塞③,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④;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⑤坊肆⑥中发⑦书而对勘⑧之。或径行⑨平原大野,无足⑩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⑪;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⑫复之。
[注释]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②自随:跟随自己。③厄塞:险要关口。④曲折:详细情况。⑤即:靠近,引申为走向。⑥坊肆;街市中的客店。⑦发:打开。⑧对勘:核对校正。⑨径行:任意而行。⑩无足:不值得。⑪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⑫熟:认真仔细。
(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
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
[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四,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外阅读。
守株待兔
——《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奔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翼——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1]根据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用现代汉语把这个小故事翻译出来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理解。
钟氏之子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④昼寝:午
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⑧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⑨。”兄女曰:“未若⑩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③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④文义:文章的义理。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⑥骤:急。⑦欣然:高兴的样子。欣,高兴。然,……的样子。⑧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小名胡儿。⑨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⑩未若:不如,不及。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
复: A.回去,返回。 B.回答,回报。 C.又,再。 D.重复,重叠。
何以:A.用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做什么。
(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_____)(_____)
值:A.价格,价钱。 B.物和价相当。 C.值得,有意义。 D.遇到。
服:A.衣服,衣裳。 B.承当,担任。 C.信服,服从。 D.吃(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
(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______和_______。
(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孙权劝学练习题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
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_____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_____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
[4]分析选文(二),探究语言的魅力。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
(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为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
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怎样的家庭氛围?
这些词语营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氛围。
5. 阅读理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句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例如:孔子“韦编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
A.矛很锐利,能戳穿他的盾
B.盾很坚固,他的矛戳不穿
C.他自己也无法回答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