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 CN 18139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06.08.09
(21)申请号 CN200510096397.X
(22)申请日 2005.11.22
(71)申请人 侯治民
    地址 715300 陕西省合阳县人民医院五号楼103室
(72)发明人 侯治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51)Int.CI
      A61K36/71
      A61K35/64
      A61K9/48
      A61P1/16
      A61P31/20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乙肝通络利胆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57)摘要
毒胶囊
      本发明乙肝通络利胆胶囊及其制备工艺,提供了乙肝黄疸型肝炎的药剂及其生产方法,其中制剂分别由熊胆、鼠妇、地龙等九味中药材制成,制备乙肝通络利胆胶囊的方法是采用拌制粉药、煎煮稠膏、混拌软材、过筛制粒、干燥装囊五道工艺制成,乙肝通络利胆胶囊配方新颖合理,体现了寒温并用、肝肾同调、标本兼顾、淤黄并治的配伍优势,具有利疸利尿通便、化淤通络退黄功效和逐淤散结、通经活络功效与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可防治保护肾脏免受高胆红素血症的损伤。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乙肝通络利胆胶囊,其特征是:原料总重量为1000克,由熊胆30克、鼠妇100克、王不留60克、海金沙120克、赤芍250克、大黄100克、金钱草150克、地龙100克和甘草90克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乙肝通络利胆胶囊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先取熊胆、鼠妇、海金沙、地龙四味中药生饮片分别研细过80目筛成细粉,并混合拌匀成混合粉药备用,再取筛渣和王不留、赤芍、大黄、金钱草和甘草五味中药生饮片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3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将滤液
浓缩至80°C以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稠膏,取备用混合粉药和稠膏制成软材,过筛成粒,干燥、整粒后分装入胶囊得成药。
   
说  明  书
<p>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乙肝通络利胆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属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用中药组方乙型肝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乙肝为多见的病毒性疾病,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自体淋巴细胞攻击肝细胞等而引起的免疫性炎性病变。淋巴细胞浸入肝细胞后,即释放淋巴细胞毒,又杀伤肝细胞,使肝细胞发生破碎状坏死,抗肝细胞膜抗体的产生,对肝细胞也可直接损伤,并介导抗体依赖性淋巴细胞毒导致肝细胞膜和人体免疫调节物质的功能失调,使肝细胞损伤,乙肝病毒与免疫反应相互交织,
但致病过程必须有宿主免疫反应参与,易于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组织病变进而使细胞变形,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组织结构受损,造成肝内血管、胆管、淋巴管扭曲变形、瘀血瘀胆形成顽固性黄疸。还可侵害多种器管,犹以肾损伤最为常见,而瘀血也使肾血流减少,必然影响代谢物包括黄疸的排泄,黄疸时的高胆红素,经肾排泄时也可造成肾脏微血管的损伤,肾损反过来又不利于胆红素的排解,从而形成病态循环,目前黄疸多用解毒利湿或温阳利湿,中医方剂以茵陈蒿汤与茵陈术附汤被奉为黄疸经典,西医以消胆胺、鲁米那、肝胆宁、羟甲烟胺以及甘利欣等为黄疸主药,对一般性黄疸疗效显著,但传统的黄疸药物却对慢性肝炎、肝硬化之瘀血阻络病症疗效甚微,医药市场缺少肝炎、肝硬化所致的胆汁淤积型黄疸的中成药。
申请人认为慢性乙肝不只是单纯病毒感染的问题,而是以患者病态免疫链锁反应为主导的病理过程。受众多同样感染乙肝病毒却能不治自愈并获得保护性抗体的启示,表明乙肝发病与否,除乙肝病毒外,机体受染后是否引发病态免疫激联反应,是启动乙肝免疫性损伤两大因素中的内因,若能控制二者之一即可终止乙肝的病损,对乙肝病毒在缺少有效杀灭药物达到“强制性转阴”的现状下,申请人借鉴众多未治自愈的事实,抓住乙肝发病的规律与共性,采用中药科学配方,针对慢性乙肝、肝硬化导致肝内微胆管、血管、淋巴管受牵拉、压迫、扭曲等导致瘀血淤
胆所形成的黄疸人研制出“乙肝通络利胆胶囊”;针对乙肝病毒侵入后造成内环境紊乱多器管损伤为共性病理特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人研制出“乙肝治本促转胶囊”;针对慢性乙肝多见气虚血瘀证为主的乙肝人研制出“乙肝强肝驱毒胶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药品,通过有效提高乙肝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和削弱乙肝病毒的活力双管齐下,实现对外源性病毒与肌体内环境的双重调治,给乙肝病毒形成类似于“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生存环境,以达到限制病毒活动以至驱除病毒,有效及时控制和肝脏损伤及并发症,促使乙肝患者体质回复正常,达到“自然转阴”,为乙肝难症开辟另一条应对路径,基此,创新出“热锅理论”与通络利胆疗法,强调了护肾在黄疸及慢性乙肝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