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爱校荣校》课程讲稿
第1部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1.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渴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慷慨就义,它为世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抗战时期更是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的爱国壮举。
1.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人云: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被俘后解往大都途中,
写《过平原作》:“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当天。
1.3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6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540年。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而一个不容否认的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这充分说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1.4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同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谱写了无数伟大的爱国诗篇。明清时期,我国人民在抗击东洋、西洋侵略者方面,显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明将戚继光,面对倭寇的侵扰,组织了“戚家军”,经过10年的征战,扫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使人民安居乐业。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使沦陷了38年的宝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现在湛江的“寸金桥”,就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寸土不让的决心。
第2部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2.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园”,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建设祖国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时,当我们置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的情怀呢?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古语说“民为邦本”。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热爱人民,爱自己的
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每逢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或重要历史时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扶危克难。例如汶川地震,在这次救灾行动中,民间力量和非政府组织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在救灾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都可以看到公众自发提供的支援。非政府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募集救灾款物,协助政府抗震救灾,为受灾众提供各种帮助。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光彩的文明古国。在创造祖国文化的历程中,各族人民都做出了贡献。56个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刻苦学习祖国的文化,深入理解祖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更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2.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人民感情的纽带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它能形成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可以决定一个国家
的命运。在每个人一生所受的教育当中,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了。因为它是一项基础教育,也是一项公民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以及为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而献身的教育活动。纵观当今的世界局势,我国仍然有不断面临的挑战,与国外有钓鱼岛争端,与国内有“藏独分子”勾结外部势力威胁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在这一切挑战面前,我国人民需要团结一致,需要明辨是非,需要坚定勇敢的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当然我们更需要爱国主义这面旗帜不断地指引我们,鼓舞我们,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由此可见,在各个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
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毋容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唤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并由此激发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
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6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540年。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而一个不容否认的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这充分说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远播海外,曾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目标而继续努力。要实现民族的复兴,首要的一点就是维系住民族赖以生存的国家形式。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让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深入每一个公民的灵魂,才能成为有生命力、有前途的国家和民族。第3部分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爱国主义的诗句
3.1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把国防教育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集中的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每年,分管校领导都会亲自带领武装部负责同志到部队联系国防教育工
作,并且要多次听取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安排、军事技能课的训练安排、军训的安全保障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汇报,积极协调学校各有关部门及各院(系)共同参与学生军训的筹备、组织和实施,为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开辟了高效便捷的工作渠道。
3.2人力、物力、财力上充分保障。
学校设立了武装部,同时还为武装部配备了相应的干部编制,专门成立了国防教育办公室,为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队伍奠定了基础。目几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计算机、投影仪、音响、数码相机等硬件设备满足军事理论课的教学需要,同时,为保障国防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在每年度的财务预算中划拨国防教育专项经费万元,有力保障了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3.3扎实推进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打造科技型兵源基地
自大学生兵役登记和应征入伍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在各级征兵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严格落实政策要求,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组织动员用心、服务保障贴心、入伍学生安心”原则,周密部署,积极作为。
针对大学生入伍环节较多,手续相对复杂的情况,为应征入伍学生提供了周到、便捷的服务。一是认真组织报名。根据学生预征报名信息,及时审核确认,确定学生为预征对象,联系地方武装部为学生开辟
绿通道,确保在暑假前完成初检、初审和预定兵工作。二是服务细致周到。为方便学生,确保兵员无流失,专人全程陪同学生初检、复检,不间断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入伍后有针对性地后续服务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统一做好学校入伍学生保留入学资格、学籍管理等服务,及时与生源地入伍学生家长联系确认,确保及时提供学费补偿代偿,努力使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士兵都能便捷地享受到优惠政策。
3.4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军训工作质量
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是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军训实践育人的作用,武装部在军训内容和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拓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学生军事训练质量,推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创新发展。在军训期间,除进行传统队列训练、内务卫生等必训项目外,还积极拓展军事技能训练内容:
1.实弹射击。我校军训内容增加了实弹射击。要落实好7000余名的新生实弹射击,并且实施中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射击场、械弹药、交通安全等问题,是军训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也是最能体现军事彩、强化军训效果,更是学生最热切盼望的。我们从讲求训练效果,对新生、对国家负责的角度出发,迎难而上,敢于负责,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实弹射击前,反复与承训部队研究商榷实弹射击训练实施方案,针对每一个环节做出计划布置,确保实弹射击训练的各个环节衔接
紧密,安全高效,提前分析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急情况,并制定科学可靠的处置预案,在各军训营配合下,两天时间组织近7000人安全打靶,受到各级的好评。许多同学说,军训中打靶是我最盼望的,也是终生难忘的。
2.新生野营拉练。结合实弹射击、开学典礼等关口,组织新生进行野营拉练,形式是各级领导带头,以连为单位,带背包徒步开进12-15千米,很好地锻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3.强化学生的防灾自救意识及能力培养。针对近年来突发安全事件增多的情况,将安全
教育渗透到军训工作的全过程,采取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新生进行消防逃生演习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尽可能的减小火灾隐患。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从而,使每年的军训都有一个内容充实且丰富多彩的过程。
4.举行阅兵典礼,表扬先进。阅兵典礼包括阅兵式、分列式及军事课目表演,并以学校的名义进行军训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辅导员、教官给予奖励,有效提高了各学院对军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了训练效果。
通过军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而且亲身感受到了严谨的军旅生活,理解到了军人无私奉献的情怀,懂得了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培养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磨练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经受住了体能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变得更加坚强。同时,同学们学会了团结友爱,学会了替他人着想,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助合作精神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多年的军训带给科大学生的,不仅是体格的锻炼、技能的掌握、作风的养成,更是人格修养的提高,内在气质的升华,人生意义的感悟。
3.5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日常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开展示范教育,每年定期邀请部队首长到校做国防教育报告会、优秀大学生士兵事迹报告会、政策咨询会、政策宣讲会、征兵主题班会“六个一”活动,将征兵优惠政策宣传到每名学生。设立主题月活动,将5月和10月确定为征兵宣传月,充分利用广播、宿舍信息屏、餐厅电视、学校网络等平台播放征兵宣传口号、视频,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我的军旅情”征兵访谈等活动。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学生爱国奉献的意识和应征入伍的热情。
不断拓展国防教育形式和载体,指导大学生国防教育联合会开展了国防教育日、革命烈士纪念日教育活动,组织了青岛海军博物馆参观、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志愿服务、第四届“长征”杯国防知识竞赛、军营一日生活等形式多样文化活动,有效增强国防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第4部分爱国,从爱校做起
4.1 回眸校史
校史凝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求知者的奋斗史和建设者的奉献精神,犹如掌心的纹路一样清晰又与众不同。校史是大学师生共同书写的历史,也书写着大学师生一路披荆斩棘的辉煌,是学校不可替代的财富,挖掘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对于宏扬学校优良传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彰显,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价值目标”。因此,将校史校情纳入教育体系,列入教学计划,对于丰富大学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