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郑鲜艳
微课名称
匆匆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六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全文
录制工具和方法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依据文体特点,采用“以文带文,读悟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美,在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意、培养语感、熏陶美感,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体会作者反复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2、以文带文,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诗意美和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以文带文,懂得“匆匆”的含义,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积累语言。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注意,关注谜面的文字,认真倾听,谜面读完后再告诉我你的答案:
1、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事物(出示课件)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1: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地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2: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3: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师:这是什么事物?(时间、光阴)
师:我们从小就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一位作者却能够把它定格在文字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  朱自清
生齐读课题
二、从文体特征入手,整体把握。
1、师:什么是散文呢?(板书:散文)著名作家余秋雨是这样说的:
(出示课件,生齐读)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与共同的思考。(板书:对话,思考)
2、师:那么,既然是和作者对话,就让我们先来倾听吧,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著名艺术家的配乐朗诵《匆匆》,注意听要求,大家拿起笔,一边听一边做记号,在凡是能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谁最善于倾听(播放朗诵音频)
3、交流: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我们六年一班的孩子真善于倾听,每个孩子几乎在课本上做满了记号,交流一下吧
4、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老师发现你们听出了散文的写作密码:你看,能够让你有感受的地方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时间匆匆而过,瞧,这就是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板书:形散神聚)把掌声送给自己(鼓掌)
三、初步赏读,读出作者的情绪。
1、(出示课件)师:著名作家郁达夫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
  1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师: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老先生这样说:(生齐读)
2)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zhá]记》)
师:诗意的语言,细腻的感受。(板书:诗意的语言,细腻的感受)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
2、老师引导:课前朗读《匆匆》时,你是否也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的这种风格呢?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希望你也如作者有一颗敏感的心。
  出示自读要求:出声读,注意标点认真读,难读之处反复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字的韵味。
3、师:咱们和作者对话一下,你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前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最好不要说文章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这样说,弥漫在文字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注意,老师说的是情绪,而不是情感。两者的区别你能体会出来吗?(生答)情感是强烈的,外显的,而情绪则是淡淡的,隐隐的。
关于文章的情绪,交流中必须让学生把握:对时光匆匆流逝,而自己却一无成就,作者内心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惆怅。
学生交流,在黑板上写下感受:惋惜、无奈、焦灼、茫然、后悔等。
师:(在学生谈到“焦灼”时,相机补充)这种淡淡的、微妙的情绪都让你捕捉到了,真了不起,作为奖励,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愿意跟大家分享吗?课前老师查了资料,古代通用,造字本义:着急,心跳得厉害。
如果学生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篇劝人惜时的文章,那么教师便要和学生讨论:作者是劝人还是自己的一种省觉?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明白是作者并未想劝人,他只是纯自我的一种审问与真情表白,而作者的真情感染了我们,于是我们也与作者一起自我审问,因“伤时”而“惜时”。
4、师:咱们就这样,通过阅读思考,和朱自清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就是阅读的乐趣。
四、默读赏析,品察文字的诗意美。
1、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种情绪表现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画画,批批,品出文字的美丽。
2、交流: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诗意美来。
重点句子有四处: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预设:
A:多生交流后: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美,能具体谈谈文字怎么美吗?
  生:我特别欣赏第一句话。因为我觉得朱自清写着一句话十分富有诗意,很押韵,而且没有直接的、很白话的把时间去得匆匆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从写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些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
  师:她感受到了诗的韵味,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觉得读这一段文字有一种像读诗一样的感觉!假如老师把这一段文字变一下形式,你就会更感觉这像一首诗了。
出示课件: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留住今天的太阳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师:文字排列的形式变了,是不是更像一首诗?再读一读,感受这诗一样的语言美。
(学生深情诵读。)师: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
B
  师: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师: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点。再来感受一下诗一般的文字美!(再读诗歌)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预设:(一生交流,然后指导朗读)
生读:我不知道他给了我多少日子……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这个比喻很夸张也很形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人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所以很惆怅
师:一滴水有什么特点?
生:很渺小
师:可在作者看来,这一滴水大得让他害怕,让他心痛,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八千多日子……”
师: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多年?所以这滴水非常大可是尽管再大,也只能怎么滴呢?请读出相关部分
生: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不管是谁,感受到时间这样流逝,都会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热泪直流,请为我们读读作者的描写
生: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品得好,请连起来,为我们再读读,让我们也感受一下!
生:读句
师:谁还有别的感受,也为我们读读,这一回我们换个方法来读请一个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先读读,其他孩子听听,看看能否听出来文字中蕴含的情感,看看谁是他的知音
生:读“在默默里……泪潸潸”
师:他是善读者,你们是善听者,谁是他的知音?
生:我听出了一种彷徨
生:我听出了一种忧伤
生:我听出一种矛盾
师:真好,朱自清先生用一个夸张的比喻唤起了我们的联想,让我们与他们产生共鸣。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优美,继续交流。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预设:
师: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课件)这段就是个例子。文中例举的这些事情每天都做吧
师: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你也能模仿着写出几句话来吗?(写话)
师:继续交流,这段文字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美,很生动?
生: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作者用了拟人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动作的快速,读后时间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觉非常深刻。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最好?
生:“伶伶俐俐“跨”“飞”这几个词语用得好。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师:作者对空灵的时间的描写,可谓别出心裁。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预设
生:这句用了比喻的句式,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的烟雾缥缈在眼前,可摸可触。
师: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
  生:六次!
  师:读读每一次追问。
生读每一次追问。
师:是不是每一次追问作者都没有做出回答?
  生:第一次和第二次做出了回答。
  师:我来问,你来答!“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师:“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师:作者回答了几次?
  生:两次!
  师:六次追问,有的已经做出了回答,有的依然没有答案!现在就让我们来试着回答一下吧!
师:(出示课件:朱自清的成就)同学们看看这张黑白的老照片,看看这张充满睿智的脸,充满了浓浓的书卷juàn气,这就是朱自清先生。再看看右边的文字。也许你能从这段文字中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生读资料。
师:谈谈你的感受吧!你觉得朱自清的人生如何?
生:我觉得朱自清的人生不象他在文章《匆匆》里写的一样,他的人生不是虚度过去的,而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攀登知识的高峰!
师:你看他的作品达到了190万字!正因为他认识到了时光的匆匆,所以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啊!
生:我看了这段资料,我对朱自清的文章有新的看法。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是在告诉那些没有珍惜时间的人尽快醒悟过来,要好好珍惜时间,把握好非常珍贵的时间。
师:好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啊!因为生命中只有一次!你还觉得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
生:朱自清至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他很有骨气!
师:说得好!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以他为骄傲!
师:朱自清文字那么多,应该没有遗憾,为什么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感觉到了他的自责、焦灼、痛悔的感情呢?
生:别人看到朱自清没有虚度此生,但朱自清自己觉得应该加紧努力!
师: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年龄多大?聪明的同学一定可以知道。
生:我从“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知道他写这篇文章时是二十几岁。
  师:多聪明的同学啊!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已经知道了时光的匆匆,所以他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尽管他的人生非常短暂。当你了解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段资料,你再读读这一段,把你新的感触融进去。又有什么感悟呢?(再读这段文字)
师: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了深深的生命痕迹?或者说我们该怎样留住我们的时间呢?
拓展积累:
我知道:今天的太阳下山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人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就必须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尽管人不可能永远留住太阳,但是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或两步,甚至三步四步,这几步看起来似乎很微小,但作用非常之大。---刘勇《留住今天的太阳》
师:每个人都要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留住自己的时间,因为----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赵丽宏《光阴》
五、配乐朗诵,积累语言
《匆匆》这么多的好语言,如果我们不把它积累下来,那可就太可惜了。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吧
六、比较阅读:同样是描写时间匆匆流逝,赵丽宏的散文《光阴》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受呢?它和《匆匆》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七、板书设计
2.匆匆
作者:朱自清
对话 思考              诗意的语言
形散神聚              细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