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唐诗三百⾸幼⼉早教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唐诗三百⾸幼⼉早教古诗
⿅柴
王维〔唐代〕
空⼭不见⼈,但闻⼈语响。
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
幽静的⼭⾕⾥看不见⼈,只听到⼈说话的声⾳。
落⽇余光映⼊了深林,⼜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句“空⼭不见⼈”,先正⾯描写空⼭的杳⽆⼈迹。王维特别喜欢⽤“空⼭”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新⾬后,天⽓晚来秋”(《⼭居秋暝》),侧重于表现⾬后秋⼭的空明洁净;“⼈闲桂花落,夜静春⼭
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的宁静幽美;⽽“空⼭不见⼈”,则侧重于表现⼭的空寂清泠。由于杳⽆⼈迹,这并不真空的⼭在诗⼈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宛如太古之境。“不见⼈”,把“空⼭”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较平常,但在“空⼭不见⼈”之后紧接“但闻⼈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尽管“不见⼈”,却⾮⼀⽚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鸣,瑟瑟风声,潺潺⽔响,相互交织,⼤⾃然的声⾳其实是⾮常丰富多彩的。然⽽此刻,这⼀切都杳⽆声息,只是偶尔传来⼀阵⼈语声,却看不到⼈影(由于⼭深林密)。这“⼈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传⾳,愈见空⾕之空;空⼭⼈语,愈见空⼭之寂。⼈语响过,空⼭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且由于刚才那⼀阵⼈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中传语进⽽描写深林返照,由声⽽⾊,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们总的印象中,
却常属于⼀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看,会觉得这⼀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点⽣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不觉其幽暗,⽽当⼀抹余晖射⼊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光影和⼤⽚的⽆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反⽽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且短暂,⼀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诗就像是在绝⼤部分⽤冷⾊的画⾯上掺进了⼀点暖⾊,结果反⽽使冷⾊给⼈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轩轻之分。但静⽽近于空⽆,幽⽽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同样写到“空⼭”,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居秋暝》⾊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息,蕴含着活泼的⽣机;《鸟鸣涧》虽极写春⼭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的清辉、桂花的芬芳、⼭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息和夜的安恬;⽽《⿅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彩,尽管还不⾄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画家兼⾳乐家。这⾸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声的静寂、⽆光的幽暗,⼀般⼈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所注意。诗⼈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乐家
对⾊彩、声⾳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语响和深林⼊返照的⼀刹那间所显⽰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和他对⼤⾃然的细致观察、潜⼼默会分不开。
2.经典唐诗三百⾸幼⼉早教古诗
⼩⼉垂钓
胡令能〔唐代〕
蓬头稚⼦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
路⼈借问遥招⼿,怕得鱼惊不应⼈。
婚纱拖尾 译⽂
太阳花的样子 ⼀个头发蓬乱、⾯孔青嫩的⼩孩在河边学钓鱼,侧⾝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影。
听到有过路的⼈问路远远地摆了摆⼿,不敢回应路⼈⽣怕惊动了鱼⼉。
赏析
《⼩⼉垂钓》是⼀⾸以⼉童⽣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蓬头稚⼦”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路⼈向⼩⼉招⼿,想借问打听⼀些事情,那⼩⼉却“怕得鱼惊不应⼈”(怕惊了鱼⽽不置⼀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句,稚⼦,⼩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孩的幼稚顽⽪,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对这垂钓⼩⼉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野孩⼦头发蓬乱的本来⾯⽬,使⼈觉得⾃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诗的诗眼。这个⼩孩⼦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稳坐,正与⼩⼉初学此道的⼼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不拘形迹地专⼼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长在阴湿地⽅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选择钓鱼的地⽅是在阳光罕见⼈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个鱼不受惊、⼈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所说“怕得鱼惊不应⼈”做了铺垫。“草映⾝”,也不只是在为⼩⼉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之向⼩⼉打问,就因为看得见⼩⼉。
后两句中“遥招⼿”的主语还是⼩⼉。当路⼈问道,⼩⼉害怕应答惊鱼,从⽼远招⼿⽽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理⽅⾯来刻画⼩孩,有⼼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
把鱼惊散。⼩⼉的动作是“遥招⼿”,说明⼩⼉对路⼈的问话并⾮漠不关⼼。⼩⼉在“招⼿”以后,⼜怎样向“路⼈”低声⽿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
在唐诗中,写⼉童的题材⽐较少,因⽽显得可贵。这⾸七绝写⼩⼉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枝清丽的出⽔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分纯真、⽆限童趣和⼀些专注。此诗不失为⼀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童的佳作。
3.经典唐诗三百⾸幼⼉早教古诗
⼭⾏
杜牧〔唐代〕
远上寒⼭⽯径斜,⽩云⽣处有⼈家。(⽣处⼀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译⽂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上⼭,在那⽣出⽩云的地⽅居然还有⼏户⼈家。
1一3岁儿童古诗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春花。
赏析
这是⼀⾸描写和赞美深秋⼭林景⾊的七⾔绝句。第⼀句:“远上寒⼭⽯径斜”,由下⽽上,写⼀条⽯头⼩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的“远”字,写出了⾼⽽缓的⼭势。由于坡度不⼤,故可乘车游⼭。
泸西阿庐古洞 “⽩云⽣处有⼈家”,写云,写⼈家。诗⼈的⽬光顺着这条⼭路⼀直向上望去,在⽩云飘浮的地⽅,有⼏处⼭⽯砌成的⽯屋⽯墙。这⾥的“⼈家”照应了上句的“⽯径”,“⽯径”就是那⼏户⼈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起了。⽩云仿佛从⼭岭中⽣出,飘浮缭绕,既可见⼭之⾼,⼜表现云之淡⽩与⼭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调。诗⼈⽤横云断岭的⼿法,让这⽚⽚⽩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云之上,云外有⼭,⼀定会有另⼀种景⾊。
对这些景物,诗⼈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了⼀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路、⽩云、⼈家都没有使诗⼈动⼼,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
蓄势已⾜,于是⽔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 第四句:“霜叶红于⼆⽉花”是全诗的中⼼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为什么⽤“红于”⽽不⽤“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样,⽆⾮是装点⾃然美景⽽已;⽽“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拟的,不仅仅是⾊彩更鲜艳,⽽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诗不只是即兴咏景,⽽且进⽽咏物⾔志,是诗⼈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能给读者启迪和⿎舞。
4.经典唐诗三百⾸幼⼉早教古诗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外的东吴远⾏⽽来的船只。
赏析
这⾸《绝句》是诗⼈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
诗歌以⼀幅富有⽣机的⾃然美景切⼊,给⼈营造出⼀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以不同的⾓度对这副美景进⾏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机时的颜⾊。“两”和“⼀”相对;⼀横⼀纵,就展开了⼀个⾮常明媚的⾃然景⾊。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了拟⼈的⼿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动活泼,鸟⼉成双成对,构成了⼀幅具有喜庆⽓息的⽣机勃勃的画⾯。⽽黄鹂居柳上⽽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然的⽣⽓,⽩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种⾃由⾃在的舒适,还有⼀种向上的奋发。再者,⾸句写黄鹂居柳上⽽鸣,与下句写⽩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上,由近⽽远,使诗⼈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度显出早春⽣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写诗⼈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清新,晴天丽⽇,所以能看见西岭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
间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对那种带着湿⽓的早春⽣机的感受。⽽“西岭”,正是诗⼈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远。另外,诗⼈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看到窗前的融雪⽽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给诗⼈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情。⼀说船来⾃“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睹物⽣情,想念故乡。⽤⼀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中始终还有那么⼀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情。⽽“万⾥”则暗⽰了⽬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从时间上,⼀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的之难。三国孙权⾃古就被不少⼠⼈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以“泊”、“万⾥”、“东吴船”合⽽为⼀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句⼀景,是四幅独⽴的图景,但诗⼈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寄托诗⼈内⼼复杂的情绪,构成⼀个统⼀的意境。⼀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诗⼈的情绪是陶然的,⽽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上表现的是⽣机盎然的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对时光流逝,孤独⽽⽆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在重有⼀线希望之时的复杂⼼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对失望的感伤。
5.经典唐诗三百⾸幼⼉早教古诗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
北京后花园 ⽉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难抵我独⾃傍愁⽽眠。
姑苏城外那寒⼭古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赏析
全诗以⼀愁字统起。前⼆句意象密集: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不眠⼈,造成⼀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本难见物,⽽渔⽕醒⽬,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
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的⼀桥⼀⽔,⼀寺⼀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明逗⼀‘愁’字,虚写竟⼣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断,似断⽽连。”
为什么诗⼈⼀夜未眠呢?⾸句写了“⽉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升起得早,到“⽉落”时⼤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的寒意,从四⾯⼋⽅围向诗⼈夜泊的⼩船,使他感到⾝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句写诗⼈⼀夜伴着“江枫”和“渔⽕”未眠的情景。
诗⼈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事,⽤诗意的语⾔构造出⼀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点点,羁旅客⼦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静⼀动、⼀明⼀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物的⼼情达到了⾼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诗采⽤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