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观潮》课文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文本解读
1赵宗成、朱明元写的《观潮》,在统编版教材之前,已经被选编进多个版本的教材,是一篇“老课文”了。被多个版本教材都选编,这一点可以说明《观潮》不仅本身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而且是一篇好“课文”。
先说说文本本身。题目,已经告诉读者,文章内容写的不仅仅是钱塘江大潮,还写了“观”,即人的活动。潮之景观,是亲眼所见,是身临其境的,文字是带着“观”之发现、“观”之感触的。这样的文字,一定能让读者也如临其境。读之,果然。
潮未来,海塘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潮即来,顿时“人声鼎沸”,随着响声越来越大,且又“沸腾起来”;潮已去,似乎没有再在观潮的人身上着一字,细细品味,会发现“过了好久”一词,透露出了观潮人的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没错,正如大家早就了然于胸的,这篇文章的结构顺序十分简明清晰,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写的。这样的顺序,循着大潮发展变化的线索,层次分明,还有利于读者通过文字在脑海中想象构建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全貌。
全文四百多字,却有着丰富的内容信息,观潮人之众,潮来潮去之壮观,都描写得真切生动,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境。必得语言文字运用之精妙,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细细咀嚼,我们会发现,文章围绕“观”“潮”二字,人与潮的描写,在不断的交错转换中进行;写人,有静与动之转换;写潮,静与动、声与形,转换是那么自然。
若要细细分析,可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此段九句话,第一句交代事件,第二、三句写人的活动,第四至七句写所见之景,最后两句又写人之情貌。为什么要这样交错来写,因为潮未来,人已至,人皆为潮而来,即使潮还没有来,人早就期盼着了,所以一来到海塘大堤上,就忍不住开始“观”了。由近及远,一直看到“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潮还没来呢!潮还没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每一个人都在盼望着、期待着——“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原来,人与景的转换交错,既是是写潮来前的“观潮”之实景,也是在为潮来时的壮观场面铺垫、蓄势。
这样一段段分析,全文四百多字的精妙,也就了然了。略去,看看作为“课文”的四百多字,其学习价值体现在哪里。
2.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观潮》是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展现的是钱塘江潮“壮观”之美。用文字展现自然景观之美,必是十分形象之词句,能让读者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将文字在脑海中转化为或静或动的画面。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通读四篇单元选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很多直接描绘自然景观的文字,选文与阅读训练要素十分匹配。《观潮》作为第一篇选文,字里行间表现出的钱塘江潮之壮美,最能激发学生阅读想象的兴趣,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会得到进一步运用和巩固,有利于学生阅读此类文本方法运用的习惯。
课文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却有激发读者诸多方向的阅读探究欲望:钱塘江大潮,经常可见吗?是如何形成的?“自古以来”,何以见得?“天下奇观”,“奇”在何处?……把这些问题记在心中,然后接着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直接能从文中得到答案。这样,注意力就会很自然地聚焦到“天下奇观”上来。这,也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落脚点。
从第三自然段开始,课文从声与形、静与动等方面写潮来之时的景象了。未见其潮,先闻其
声:“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阅读此段,要想象自己就在海塘大堤之上,那声音和江面之变化,也就如在眼前了。当“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时,想象是可以很丰富的。例如“人又沸腾起来”,怎样“沸腾”起来呢?此时海塘大堤上的你会做些什么,你身边的朋友有什么举动?
急切的期盼中,大潮终于来了,来得迅猛壮观——都在第四自然段的描绘之中。这一自然段,都是动态描写,“移来、拉长、变粗、横贯、翻滚、齐头并进、飞奔而来……”唯有边读边想象画面,才能感受到潮来之迅疾、之雄壮——奔腾而来,呼啸而来,汹涌澎湃而来,铺天盖地而来,气势磅礴,激动人心。
钱塘江大潮,来得迅猛,去得也壮观,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
很有意思的是,题目是“观潮”,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再也没有在“观”的人身上着一字。为什么呢?自然而然啊!第四自然段,大潮呼啸而来,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人的注意力都在潮上,此时此刻,人在潮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了,不写人正突出了潮的壮美;第五自然段,未写人,其实人已在字里行间中——“过了好久”,人不是一直在“观”,一直在回味吗?这些,
也应该是“边读边想象”的重要“画面”吧。
二、教学建议
《观潮》是一个语言文字表现力很突出的文本,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学习价值的文本,从文本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需要出发,除了充分利用文本落实重点阅读训练要素外,还可以多维度创造、构建丰富多彩的母语教室课程生活。
整体入手,重点品读,落实阅读训练要素。先要落实阅读训练要素,这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任务。
从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出发,是落实重点学习目标的自然路径。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批注在旁边,再往后自读全文,看看哪些疑问有了答案。这是整体入手,也是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可以梳理文本的结构思路,可以圈画能表现“天下奇观”的词句,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钱塘江大潮的形象画面。
第二个环节,围绕“天下奇观”细读品味三、四、五自然段,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一重点学习目标。要充分地读,要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第三自然段的活动,想象观
观潮说课稿潮之人的“沸腾”,前面解读中已有提示,不再赘述。第四自然段,要设计想象对话的活动,如“两丈多高的水墙”有多高,可以换成“两层楼高的水墙”,想象自己就在这扑面而来的水墙面前,会有怎样的感觉。见过千万匹白战马齐头并进的场面吗?可以用视频来印证想象、丰富想象,也可以用描写马狂奔的文字来帮助学生想象,例如《巩乃斯的马》:“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牲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地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汇成大,大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携裹,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这样,声音的想象和体会也同时完成了,感受到了。再反复地、多种形式地朗读,读出画面,读出壮观,熟读成诵——这也是文后第一题的目标要求。
环节三,边读边想象潮去的画面,学习活动的抓手是聚焦“过了好久”四个字,将对潮之壮观
的想象与对观潮之人的想象联系起来。
立足教材,多维拓展,创造多姿课程生活。立足教材,一是立足文本本身,二是立足文后思考题和资料袋。立足文本本身,可以让多维度的学习活动有主线,有联系,能在学生心中建构学习的意义。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时,还留下了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既可以与资料袋建立联系,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又可以关联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文,感受大潮自古至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力量。
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究什么——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农历八月十八?
同样,藉由第一自然段的疑问,“自古以来”,可以自然地拓展有关古诗文的学习。古诗文的拓展,不仅指文后第三题,对应出文中与刘禹锡《浪淘沙》一诗中内容相关的句子,还可以搜集拓展更多的古诗文,如周密的《浙江潮》第一部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同样,这段文言文,也能从课文中到对应的句子。这样的照应,是十分有意思的。无
论是丰富对钱塘江大潮的认识,还是语言的比较和积累、语感的培养,都有积极价值。
拓展学习活动,始于课文,最终要回到课文。设计为视频配诵的活动,即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学生第一遍观看时,将视频内容与课文内容建立对应联系,第二遍尝试练习配合视频朗诵课文,第三遍展示分享。视频和文字的融合,大潮之壮观,文字之精妙,在配诵活动中,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