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惊心动魄的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本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形象,不仅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也对潮来前和潮头过后的情景进行了简略的描写,使读者对钱塘江大潮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这篇课文在编排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其次,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文中丰富的词汇和精彩的语句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积累,但对于钱塘江大潮这样壮观的自然景象,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教学中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认识“盐、屹”等生字,会写“潮、据”等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最佳时间、地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画面、品味词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五、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和图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2)问题引导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 学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阅读感受,共同解决问题。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大潮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潮的雄伟气势。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出课题《观潮》。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盐、薄、贯”等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围绕“观潮”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潮来前的景象
观潮说课稿让学生默读课文第 2 自然段,思考:潮来前,钱塘江的江面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平静”“人山人海”等关键词句,体会潮来前的宁静和人们的期待之情。
(2)学习潮来时的景象
①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出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
②通过多媒体展示潮来时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文内容,感受潮来时的声音“山崩地裂”和形状“一条白线”“白城墙”“白战马”的变化,体会大潮的雄伟壮观。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大潮的气势。
(3)学习潮头过后的景象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5 自然段,思考:潮头过后,江面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抓住“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关键词句,感受潮头过后的余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