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
我们这一代人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波浪出生的,每一刻都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与艰难。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3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影响和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一、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方面: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社会生活方面: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
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下降到43%。2006年1月1日起,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
文化教育方面: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
民主政治方面: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缺乏基本自由,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户籍制度、票证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把人民牢牢地束缚起来了;那时没有法治,宪法不能保护,更不能保护平民百姓。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获得了经济自由、以及部分的政治自由、社会自由,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行,物权法、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反垄断法等得以实施。
二、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问题
1、社会与公民权利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陆通过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粮票等)把人
民牢牢地束缚在居住地。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但是户籍制度依然故我,几乎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改革。如今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按照特权、等级、排序进行治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源头上的不公正日益成为仇恨、犯罪的渊薮。
2、经济问题
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特权与垄断。特权市场经济酿成了腐败市场经济、不公平市场经济、不
道德市场经济的后果特权垄断利益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祸害。
目前,中国的垄断国有企业资产利润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大企业资产利润率的1/10 ̄1/
100。垄断国有企业的高成本、低效益极大地损害了国民的福利。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3、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唯经济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以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
2007年中国环境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现有森林系统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
三、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启示:
1、破除教条,解放思想,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大胆地拨乱反正,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中国走上了与人类主流文明逐步接轨的现代化道路。
2、尊重人民众的创新,尊重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中国经济上的改革肇始于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尔后地方与人民众的创新一波接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四川向阳乡率先给人民公社摘牌;深圳创业;海南改革;洋埔**;浙江龙港农民城;乡镇企业;政企分开;企业改制;温州模式;沿江沿边开放;上海浦东金融区;天津滨海新区的自费改革等等,无不显示出中央政府对地方实践、对人民众创
新的尊重。
3、必须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同时实行地方分权,兼顾社会稳定与社会活力。
4、百折不挠地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发展公民社会。从《人民法院组织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
到《反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劳动合同法》《城乡规划法》《反垄断法》,中国从1979年到2007年,总共通过了400多件全国性的法律及关于法律的决定,尽管这些法律的执行存在种种不如意之处,但是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仍然支撑着中国公民社会的艰难成长,起到了保护公民权利的重要作用。
我相信新改革开放时代一定会到来,一定更加辉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要求。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如下总体思路。下面就给大家一一列出。
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风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
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