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王勃)
梅江中学 张玉梅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把握文本内容,赏析滕王阁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体悟美的意境,感悟美的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诵读中,展开想象,感悟优美的语言。
2、 难点:根据意象,进行描绘,创设意境。
三、 教学手段:投影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由"课前一讲"导入,王勃《滕王阁诗》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这句名言感慨时光易逝,也在告诫我们,应及时勉励,岁月不待人。本节课我们将在《滕王阁序》二三段的诵读中,赏析滕王阁的美景,体悟意境美,语言美。
激发学生对背诵默写语段的学习兴趣。
(2) 研读第二段
敬酒词顺口溜
1、 齐读第二段
目的:纠正字音,稍作解释,注意停顿
2、 男声女生分别朗读
目的:激发兴趣,使学生朗读到位,对内容亦理解到位。
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
(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烧兔肉(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3、 齐读
目的及要求:出本段中写景的句子,并作出赏析。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出示图片)
分析:秋意浓,清明的湖水与紫的暮霭相对比,先写近水,后写远山
有层次感。
“寒”突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2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分析:该句写出了楼阁建筑的壮丽。上句中的“上出重霄”,下句的“下临无地”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
“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片,这里借指瓦,突出颜鲜艳悦目,“飞”绘出阁道
高耸如鸟欲飞,"  形容彩画形貌。(听朗读,作评析)
(3) 小结这段的写作思路,然后诵读。
目的: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要加强指导。(“路程”一句,节奏应放慢)
(4) 小结这一段的重要字词及修辞
  维、属、即
五、研读第三段
1、齐读:纠正字音,稍作解释,注意停顿
2、再读:理清思路(“以谢远景为主”、出示投影)
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评析:
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学游泳视频
要求:不要翻译,依据诗意将其拓展成一段优美的文字,以更好的表现诗的意境。
注意:应具有想象力,围绕物象,形成意境。景的特点应是静谧的,辽阔的,朦胧的,应能展现出整体的意境。
4、小结本段中的词语:如“其”(句中语气词)
补充:最后一句虚实结合
六、 总结
景美,语言亦美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交代时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描绘秋景:潦水尽,暮山紫赴阁途中:俨访
楼阁四周山水:层峦耸翠……体势登阁 远眺所见:披绣闼------衡阳之浦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景美 :远近变化 彩变化  虚实相衬
便宜又好用的手机七、 教学反思盆腔在哪里
1一定要培养学生动笔动口的习惯,多思考,多发问,多记录。
2备课要备学生,一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方式,认知角度出发。上课才有效果,才能讲能力培养出来,落到实处。
3因为爱情 mv文言文教学,读醉有用,读最有效,但要在书声中获得收获,获得进步。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是奇文妙文,但就教学来说,又是一篇难文硬文。以情感为,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王勃陆海潘江之才下的美景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