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13立秋:凉来暑消,气爽秋高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指每年8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分为三候:一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偏南风逐渐减少,开始刮偏北风,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昼日照强烈,夜晚凉风习习,昼夜温差变大,空气中的水分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蝉的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鸣叫,似乎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天气逐渐变凉。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立秋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
到来,而是要根据“候平均温度”来确定,即当地连续5日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的秋天时节。“三伏带秋”,每年三伏的末伏在立秋后第3日。中国地域辽阔,尽管各地气候差别较大,但大部分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尤其是南方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渐去,气温更加酷热,有时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所以中医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时间称为“长夏”。不过,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即使白天很热,夜晚却比较凉爽。
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棉花结铃,红薯迅速膨大,对水分需求量大。“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如果此时受旱,会给农作物收成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茶园要抓紧进行秋耕,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再合理施肥,
秋梢会长得更好。
我国古代,立秋有迎秋之俗。《礼祀·月令》记载,周代每逢立秋,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仍继承这一习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唐代每逢立秋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佩戴楸叶以应时序。《临安岁时记》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明承宋俗。清代则有悬秤称人之俗,和立夏日所秤之数对比以验肥瘦。
“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以后,每下一次雨,天气就凉快一分。随着气温由热转凉,人体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应根据秋季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为越冬做准备。
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然较高,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用。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能预防和消除疲劳,吃苹果或饮苹果汁还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西兰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秋之C和胡萝卜素,对于提高皮肤抗损伤能力、保持肌肤弹性很有益处。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糖类,对于皮肤是绝佳的保养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还可润肺去燥,以内养外。海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度,防止皮肤过多分泌油脂。
“春捂秋冻。”立秋之后,要学会“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马上添加衣服、捂得严严实实,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加衣服。但是到了深秋时节,就要及时添加衣服,因为气温越来越低,如果一味强调“秋冻”反而会致病,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更应该慎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