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课时
通过设计四个活动来完成本课学习。
一、视听活动:导入新课,感受文人笔下秋景之况味
学生行为:看PPT图片,听文人诗句。
教师行为:播放PPT,引导、点拨
让学生出古今文人描写“秋景”的句子,并指出是乐景还是哀景。
①悲哉,秋之为气也(哀景)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乐景)
③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乐景)
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右舸争流(乐景)
⑤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哀景)
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哀景)
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哀景)
⑧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哀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乐景)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哀景)(PPT1)
秋是一个耐人品味的季节,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从而留下了很多不朽诗篇,人的经历和心境不同,对秋的感觉也不同,既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伤,又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更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的畅快,今天,让我们品味一下郁达天笔下“故都的秋”是什么味道。(PPT2)
二、读写活动:品味语言,领略郁文故都秋景之感受
学生行为:诵读  讨论       写作    口头表达
教师行为:诵读  播放PPT    引导    点评
诵读全文,品味赏析
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故都的秋》这个题目,你有何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点拨。
明确:故——“老”“从前的”“过去的”,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历史悠久的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文化深厚。
秋——从“秋”字能够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而且秋往往给人落寞惆怅之感。
所以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PPT3)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啊!)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念。
秋之
3、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特点)?为何让郁达夫如此眷恋?
明确:清、静、悲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先有个整体印象,对作者叙写的重点有个基本把握,获得初读体验。)
4、请同学们研读第3-11段,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把它朗读出来,并具体说说喜欢它的
理由。(PPT4)
学生活动,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从而进入文中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点拨学生自主讨论,出第3-11段作者绘声绘描写秋天景物的语句。
5、文中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表现秋天彩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PPT5)
教师适时点拨:描写的景物多以灰、白、蓝、暗、淡等冷调为主,给人以冷清、淡泊的感受,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6、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秋声”的呢?描写如此繁多的“秋声”,作者想表现故都之秋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写?(PPT6)
教师适时点拨:虽然有如此繁多的声响,却并不显得喧闹,这些细致、幽远的声响恰恰反衬了秋的静寂,在寥廓高远的清秋苍穹之下,如此“清”“静”的秋“景”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秋“情”——“悲凉”。
三、探究活动  披文入情,探究作者审美趣味之独特
学生行为:诵读   思考       讨论     表达
教师行为:诵读   播放PPT    引导    点评
重点赏析
1、要体会文中这些平凡的景物、人物中所融入的作者情感.不妨注意文中那些与我们通常的审美倾向不一致的细节。请以第3段为例,一作者的欣赏趣味有什么特别之处?(PPT7)
(学生默读、思考,交流讨论。)
明确:我们一般都认为房子要新的、大的才好住,作者却说要“一椽破屋”;我们外出赏花,总会觉得花越鲜艳越好看,作者却认为牵牛花是不起眼的蓝或白为佳;我们一般认为茂盛的草,郁郁葱葱的好看,作者却认为草最好是“疏落”“尖细且长”的;我们都知道茶不久泡,泡久则味苦,作者却认为要泡一碗浓茶。
2、为什么作者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欣赏秋日风景?漂亮的新房不好吗?
明确:破屋更有沧桑感,与故都的整体氛围相契合。新屋好看实用,但这种“新”会掩盖历史的沧桑,没有了历史的回味。
作者写的是“故都的秋”,“故都”与“破屋”有何联系?欣赏这椽破屋,实际上他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破屋是一处寄托了故都数千年历史兴衰沉浮、变化、颓败的沧桑的意蕴所在。欣赏破屋,作者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
其实这样的审美取向是很多文人,或者说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PPT8):“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第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趣的超越而显得不平凡,显得更加动人了。
3、为什么要泡一碗浓茶?
明确:浓茶味苦,在慢慢品味中却有回甘,这与故都历史的深沉相似。故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成为过去。成为故都的北平就如同浓茶一样充满了历史的苦涩,但在对它的过去的回想中能获得一种深沉厚重的精神体验。
4、赏花为何不求鲜艳,反是蓝或白为佳?
明确:鲜艳的花朵固然美丽,却也显得俗气。破屋、浓茶、青天朗日之下,郁达夫所追求的是一种雅趣,这里不需要太强烈的视觉刺激,而需要淡雅隽永的余味。此处大多景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的冷调,带来心灵的落寞感受,也正与作者眼中故都秋天的“悲凉”相映衬。
5、陪衬的草为何不求茂盛嫩绿,反要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明确:衰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桑的历史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这些景物在意味上都与故都的衰败颓唐、以前辉煌但已然成为过去的整体氛围相统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与我们庸常的审美倾向相异的细节,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表达自己的联想思考和理解,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和发展学生散文阅读的经验,也能刺激
并促动学生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水平的生长。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围绕破屋展开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共同感受郁达夫的独特感受,通过深入感受细节来切实协助学生构建新的审美通道,经由现实表象的逼仄、破衰、古旧通向历史深层的富饶、沧桑、深邃,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鉴赏活动:思考体验,透视传统文人感慨生命之深邃
学生行为:诵读  思考      讨论    表达
教师行为:诵读  播放PPT    引导    点评
品读第3段的议论以及第4~11段对秋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挖掘作者更深层的审美情趣,促动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理解并体会文本源自作者生命消亡感的物衰之美。
    (一)探析作者审美情趣的成因
    不论破屋、秋草、素的喇叭花还是后面的落蕊、寒蝉.似乎都是一些事物生命衰败时的颓唐景,作者却喜欢这样的景象,结合一段作者的自述(PPT9)。“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
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思考文中作者是否透露出了这种审美倾向的由来?
    明确:文中说到“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郁达夫作为文人.自然摆脱不了这种倾向,还有一句话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文中郁达夫有心租一椽破屋,闲居赏秋景,自然是有情趣的人.这就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悲秋心理对作者的影响。
    (设计意图:借助课外信息突破庸常旧经验的局限.在冲突中鉴赏,在鉴赏中趋近作者,生长新经验。)
    (二)对比体验,深化理解,思考生命之美。
    1、郁达夫喜欢“清”、喜欢“静”能够理解,但觉得“悲凉”是一种美就有点奇怪了。从关于落蕊的描写中来想一想:作者在落蕊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明确:落蕊有一种生命调零的意味,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作者感受到了一
点落寞。
    2、为什么落寞?
    明确:落蕊细小,气味清淡,落下后铺满地。本是不起眼的东西,但作者能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微细触觉便仿佛是真实触摸着生命的消亡的感受,表现出作者感受的细腻。落蕊不引人注意,作者却如此着力表现,可见其爱秋之情深。
    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一种直面生命衰败的感觉,告诉人们再美丽的生命也是有周期的。这样,故都的秋景就已经不单是一季景,而是带上了对生命周期的深邃思考。
    (三)自主探析,提升认知。
《故都的秋》中除了落蕊,作者还写到了其他的秋景,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结合我们刚才的解读经验,试着自己来体会一下作者眼中看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趣。(PPT10)
    (设计意图:在对作者的审奠趣味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引导学生对其他文段中的秋景实行独立鉴赏,这是学生经验发展、情趣拓景、审美水平增长、逐步接近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
    (学生交流后发言。)
    点拨:
    1、秋蝉。在故都,家家户户都在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一种生命的晚景就让人不胜唏嘘。与落蕊的落寞相似,作者看到的“悲凉”一脉相承。
    2、都市闲人。青布单衣的素着装与前文牵牛花的颜表现出同样的审美情趣。又是“闲人”,咬着烟杆,立在树下的姿态就更有一种闲趣。
3、怎么理解他们“微叹着互答”呢?
明确:一方面,这种语调有着一种正好的韵味;另一方面,秋雨不同于春雨、夏雨,它零零落落中带来预示季节变换的寒意。天渐凉的感叹,恰如故都繁华过后的日趋衰败,也可能是对社会状况日趋惨淡的感叹,有着同落蕊一般的“落寞”。这都是作者所看到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