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说明
第一篇 概述
一、项目概况
1、 基地位置
奉贤中学校址位于奉贤区光明镇庙泾村即南奉公路北侧,金海公路东侧,浦南运河南侧的规划范围内,基地面积250亩,其中50亩作为发展用地。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三栋教学楼,各五层;一栋行政办公楼,三层;一栋实验楼,五层;报告厅一个,一层;图书科技楼一栋,五层;女生宿舍二栋,各五层;男生宿舍二栋,各六层;教工宿舍四层,专家楼三层,合为一栋;食堂一个;体育馆一栋;游泳馆一栋(二期)。总建筑面积56427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沪计社(2002)048号,《关于“新奉贤中学”(暂名)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 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3、 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及规划法规。
三、经济技术指 标
总占地面积:19.98ha
建筑占地面积:2.05ha
绿化面积:13.15ha
道路广场面积:4.78ha
容积率:0.28
南汇大学城 绿化率60%
一期总建筑面积:61151平方米
教学区建筑面积:30770平方米,其中
图书科技楼:8376平方米 实验楼:4495平方米
教学楼:12426平方米 行政楼:1203平方米
报告厅:1584平方米
连廊:2686平方米
生活区建筑面积:25163平方米
专家楼:516平方米 食堂餐厅:4787平方米
体育区建筑面积:5218平方米
体育馆:4499平方米 看台:719平方米
游泳馆(二期)建筑面积:4050平方米
篮球场4个;排球场4 个;400米跑道一组。
其他:
学生自行车位:1120个 教师自行车位210个 汽车库:6个(2个大客车位)
第二篇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河道、圆形广场、弧形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
以原有水系作为规划结构的骨架,将基地河流以西区域近金海公路作为体育运动区。一方面
可隔离金海公路对校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同时也为区体育馆的对外开放提供便捷的对外出入口,而不影响到校园的内部。
基地东北区域设为生活区,靠近运河而远离城市干道,为生活区创造安静、优美的环境提供了条件。同时隔水相望便是教学区,联系方便。生活区分设四幢学生宿舍楼、一幢教公宿舍及专家楼、一个学生食堂和教工餐厅及浴室。
基地东南区域为教学区,靠近主入口,与南奉公路有绿化带相隔。
三个主要区域彼此间联系便捷而又有所隔离。食堂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使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又不使其配套设施造成对校园整个环境的污染和景观上的隔阻。教学区的设置紧贴体育区和生活区,使三个功能区呈三角形布置,到达各功能区的步行路线缩到最短又不会相互干扰。
主入口设在南奉公路上,次入口设在金海公路。
二、 规划结构及交通组织
以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联系起教学区和生活区,以外环教学区的一条车行道联系起主入口和次入口,
步行人流一部分通过校园景观主轴线而进入由教学楼围和的广场空间,自由到达所去的教学楼。一部分从校前区经河道旁的另一条曲线形的林荫步道,可到达体育区和生活区,形成了一条滨水的生态廊道,可提供自然物种的栖息和学生活动空间。这样人、车基本实现分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
教学中心区由校园主轴线上的图书科技楼和由弧廊联系起的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以及入口处的报告厅这个整体建筑所构成。他有一种不对称的秩序美,而又不失稳重感和均衡感。
弧线形连廊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广场的围合感。他们共同围合成教学广场区。广场向南面向校园入口,向西是一个滨水步行景观带,形成庄重而又不失通透感的礼仪性空间。广场中心以在河流上扩大的水面为主景观,结合校园重要建筑-图书科技楼前的集会广场,使整个校前区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生活区是以教学区以北的一个线形水景绿带为过渡,以教学区主构架弧形的反弧线为主要结构形式,与教学区相呼应。三幢宿舍向东靠近濒水绿带,向西与两幢宿舍楼及食堂围合成一个生活广场,使学生及教工有一个使用密度更高,密集度更大的生活广场区。
三、环境设计
校园的环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考虑到他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尽可能保留原有水系。方案中,一泓曲水沿校园由南至北,蜿蜒穿行,既赋予环境于灵性,将校园融入浪漫的意境,又将生活区、教学区以及体育运动区有机结合起来。在水系旁的的一条宽敞的步行林荫道自然穿插,配置高大的乔木使校园中的自然特征更为明显,增添了绿化层次,又与水系旁的垂柳相应成趣,将教学区广场自然过渡到生态绿带中。
生态绿带的自由式构图与各功能区的理性秩序一张一弛,一疏一密。一刚一柔的对比,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张力效果。
为了加强亲水性,水系的两边都有小广场、亭廊及石块砌筑的休憩点,可供学生晨读,午休,
傍晚散步。而每隔300米的跨河小桥,也正映照那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一派江南园林式的自然景观。
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
由一条生态绿带,形成主线,加之曲水绿荫,教学区与生活区间的绿广场成为校园绿化的主脉络,产生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
教学区的大片绿化,校前区的中心广场,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的“绿荫精华”。浪漫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资源。
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的结点绿化,如花坛、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雕塑、小品、水榭、校门构筑物等,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系列丰富的景观环境。
四、空间设计
设计中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效果,在空间中流动,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
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庭院空间:教学楼间28-32米的庭院绿化是学生课间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底层架空使庭院间的绿化相互渗透,视线上有通透感。
广场空间:教学区前的广场结合大片水景和硬质铺地,乔木行成半围合的广场空间,供集会,露天演出时使用。
连廊灰空间:教学区,生活区的连廊是一种维系动感的要素,将整体串联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
第三篇 建筑设计说明
一、教学楼
一、三号教学楼
1、平面布局
(1)、首层平面
教学楼的入口位于连廊和教学楼相交的部位,人们通过连廊到达本教学楼时即可进入教学楼,也可通过旁边的楼梯到达上面各层。
首层平面的主体部分是由四间轴线距离9.6mX7.5m大小的普通教室组成的,每班可容纳学生48人。教室的南北窗尽量开大,在争取最大采光、通风的同时也利于师生对室外环境的欣赏。窗台只作800m高,下面为供学生储物的柜子,有效的利用了空间。
教室部分的两端布置楼梯间和卫生间,楼梯间与连同教学区的连廊紧密相连,方便师生的上下、水平联系;这样的布置方式也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楼梯间和卫生间对教室的干扰。男用卫生间设置冲水式蹲式大便器4个,小便器5个,洗手盆2个;女用卫生间设置冲水式蹲式大便器8个,洗手盆2个。
教室的南面一侧为2.4m宽的走廊,作为连接本层各种功能的水平联系,与南面的庭院仅有一栏之隔。
本层的西端为教师专用区域,包括10.8mX10.8m的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教师专用卫生间以及3.9mX5.7m的家长接待室,家长接待室也可作为平时教师进行学生心理辅导的谈话室。将教师办公室独立出来置于教学楼的一端有利于师生的相对独立和相互交流。
在本层的另外一端即东端,我们设置了尺寸为10.8mX9.6m的视听教室,视听教室还专门配备了控制室。视听教室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空间布置在教学楼的一端既方便了师生的使用又减少了其对其他教室的干扰,设置在一层也有利于人流的疏散。
(2)、二~四层平面
二~四层平面的布置与一层的布置是基本相同的,一层相应位置的2.4m宽的走廊在这些层面除了提供交通功能外还作为教室的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的直射,使教室内的光线分布比较均匀、气温适当。
西端的大空间教师办公室从三层开始逐渐作退台处理,到四层只剩一间比较小的办公室。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学校并不需要更多的教室办公空间的实际情况,另外的优点是为较高层面的学生提供可以进行课间活动的室外空间,使他们不必在有限的课间时间里上下楼。
视听教室只作两层,有利于人流疏散。
(3)、五层平面
五层平面只剩教室及必要的楼梯和卫生间,而且教室由以前的四间减少为三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与三、四层的处理相类似的,即为学生提供了课间交流和休息的室外空间。另外,这样做达到了五层的人流较少的目的,减少了因为上下五层对下面各层的影响。
2、剖面设计
一、三号教学楼一层较室外标高高0.6m,一层层高4.8,二~五层层高3.6m,屋面高出地面21.8m,制高点楼梯间的高度为25.8m。充分体现了空间流动的设计特点。底层层高较高更显空间的流通性。
二号教学楼
二号教学楼的平、剖面设计与一、三号教学楼同出一辙,所不同的是二号教学楼的底层减掉三间普通教室,使底层空间更显通透,加大了二号教学楼前后庭院空间的联系。同时,减掉
教室所剩的半室外空间可作为学校发布公告的空间、学生社团的活动空间以及设置自动售货机等等多种功能空间。
二号教学楼东端的视听教室较一、三号教学楼的更大,为14.4mX14.4m。
二、实验楼
实验楼的平面、剖面设计与教学楼的设计十分相似,下面分述如下:
1、平面布局
(1)、首层平面
入口位于连廊和教学楼相交的部位,人们通过连廊到达本实验楼时即可进入本楼,也可通过旁边的楼梯到达上面各层。
首层平面的主体部分是由三间轴线距离12mX8.45m大小的化学实验室和两间轴线距离6mX8.4m大小的教具室组成的。实验室的南北窗尽量开大,在争取最大采光、通风的同时也利于师生对室外环境的欣赏。窗台只作800m高,下面为供学生储物的柜子,有效的利用了
空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