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一年级语文练习
                                    2018116
制卷人:胡晓丹                    审卷人:陶云
1、积累·运用(27)
()基础知识。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认真思考,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写在括号里。(14,每小题2)
1.下列加点字字形与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骄媚      花团锦簇    黄晕(yūn)    莅(lì)临
B.侍弄      油然而生    应和(hè)      菡(hàn)萏
C.朗润      诀别        着(zhuó)落    咄(duó)础逼人
D.轻捷      恍然大悟    贮(chǔ)蓄    倜傥(dǎng)
2.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一——春秋———儒家
B .刘义庆——宋代——《世说新语》
C.史铁生一一当代一一《我与地坛》
D.海伦·凯勒—美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下列语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朱自清《春》)
赏析:三个比喻形成一组排比,很有节奏,语气强烈地突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迷蒙的特点。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老舍《济南》)
赏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济南城在冬天的温暖、舒适,创造出一种美好、温馨的意境。
C. 描写冬至的优美诗句古诗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赏析:“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暴怒的害怕,只能愉偷摸摸地关注儿子的行为。
D.我疑心这是很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团到三味书屋》
赏析:描写了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神态和动作,寥窑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请认真阅读下列文字,完成4-6
    在我国的历法中,一年包含了很多的节气和节日,大部分节气和节日是分开的,但也有的节气和节日是统一的,比如清明和冬至。
    清明在产生之初只是节气而非节日,清明期间,天气晴朗,【甲】(生机盎然  花枝招展)是踏青
出游的好时节;清明节日则起漂于古代的蕙祭之礼,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冥节。
    直到中唐时期,清明作为一个独立节日才逐步兴起,后来寒食节冷食、上巴节踏青等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合成现在的清明节。清明也成为融合节气与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重要日子。
冬至是另一个既是重要节气,也是传统节日的日子。冬至也被称作“亚岁”,意思是仅亚于过年,可见冬至的重要性。还有俗语道“冬至大如年”,古时漂泊在外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节,一家团聚,【乙】(喜出望外  其乐融融),甚至比过年还热闹。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冬至有“数九消寒”的习俗,如选九笔之字(繁体)九个,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自冬至日始,日书一笔,九日一字,谓之“九九消寒名句”九字写宪,则冰消河开,艳阳至矣。
4.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花枝招展    其乐融融    B.生机盎然    其乐融融 
C.生机盎然    喜出望外    D.花枝招展    喜出望外
5.对右边这幅“九九消寒名句”中的“重”字笔画及书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的第7笔是长竖( | ),书写时起笔稍顿,接着向下行笔,最后驻笔回锋,笔画末尾像下垂的露珠。
B.“重”的第7笔是长横(一),书写时起笔略重,接着向右行笔,最后提笔出锋,笔画要尽可能平直。
C .“重”的第7笔是长竖( | )书写时起笔轻,接着向下行笔,最后快速提笔出峰,形似兰花叶子
D.“重”的第7笔是短横( - ),书写时起笔轻,接着向右行笔,最后驻笔回锋,略向上倾斜。
6.有这样一幅对联,上、下联均巧嵌三个节令名,对比鲜明,构思巧妙。上联为“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下联应为                 
A.端午日临,清明水底重阳见      B.日临端午,水底清明重阳见
C.端午日临,水底清明重阳见      D.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7.对下列诗句所表现的节日或时令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B.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重阳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仲秋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冬末春初
(2) 古诗文积累。(共13分)
8. 古诗词默写。(6分
(1)水何澹澹,①            (曹操《观沧海》)
(2)②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月亮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借月抒怀,在古诗中十分常见。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③            ,④              ”就是借明月传情。请你再写出两句含有“月”的古诗:⑤            ;⑥         
9.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两幅漫画,请你用规范正楷字,将其对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3分)
       
(1)
(2)
请品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10-11(4)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这首小令语言凝练,却意蕴深远,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它把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幅秋郊夕照图。阅读划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几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答:                                         
11. 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            ”一词抒发了
游子            的情感。(2分)
2、阅读·拓展(共33分)
(一)名著阅读(5分)
12.《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题目为《    (1)    》,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一些篇章记述了先生青少年时期的若干生活片段,如《  (2)  )》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父亲的病》里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寻药引,还有《  (3)  》中  (4 ) ……从这一篇篇文章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当时的世态人情,还认识了善良淳朴的保姆  (5)  ,治学严谨的日本老师  (6)  倔强正直的爱国青年范爱农,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3分)
13.在鲁迅博物馆中,有一面在他去世时覆盖其灵柩的白旗,上有沈钧儒手书的“民族魂”三字。请你结合鲁迅生平或其作品,简单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认识。(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认真阅读选文,完成第14-16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③。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④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⑤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③雨:下雨。
④焉:何,哪里。⑤罢:通“疲”,文中指停止
14.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去 (    )  (2)不(    )(3)期(  )(4)乃(    )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6.【甲】【乙】两个文段的主题都与  1 有关。【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 2 
    3  无信无礼;【乙】文中的魏文侯  (4)  ,守信重信。(4分,(2)(3)空请填写原文语句,(1)(4)空自已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时,要学会圈点批注,以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适当仿写,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毕淑敏《在印度河上游》一文的片段,请你根据提示,完成17-19题的批注与仿写
    (5分)
 
原文(片段)
批注
狮泉河在骤然而至的严寒中,瞬间凝固。高高的水浪腾在空中,卷起优美的弧度,僵硬如铁;周围簇拥着迸溅的水珠,若即若离,与主浪以极细的冰丝相连,好像选婚的孤女最后回眸家园。狮泉河被酷寒在午夜杀死,然而,它英勇地保持了是奔腾的身姿一如坚守到最后一分钟的勇士;它坚守了一条大河无往而不胜的气概,只是已粉身碎骨了无声无息。
我们被住了!无论从黄河长江还是更冷的东北来的兵,都说从未见过这种奔腾中凝固的奇观。我怯怯地走过去,轻轻地抚摩着波浪。它冷硬尖锐、千姿百态的曲线,流畅无比,滑润若骨;浪尖绝非平日所见那般柔软,简直可以说是很锋利的如短剑一般直指前方,切割着严寒,触之锵然有声。不一会儿,手指就像五根空中钢管,把脏腑的热气偷漏给了冰浓。那朵吸走了我体温的走了浪花,姿容不改,只是花心沁了一点点雾气,显出晶莹的朦胧。
是的,平原上的人,难得有机会抚摩到如此坚实的浪花,它钢筋铁骨,铮铮作响。平日我们在海边探着手指,沾了一手水,自以为抚摩浪花的时候,浪花其实早已冷漢地却步抽身了。我们摸到它蜕下的壳,至多只能算是它的背影甚至残核了。
17.“腾”“卷“僵硬如铁”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狮泉河        (1分)
18.从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我体会到作者面对狮泉河,涌起的情感有:             
(至少写出两个)(2分)
19,划直线的语句中,善用比喻,动词精准,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多个方面描写了冰冻的浪尖,我也来仿写一个写景的句子: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