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江城子的阅读翻译赏析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李好古所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感怀之作。
原文: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字词解释:
①平沙:这里指岸边平坦的沙地。梁何逊《慈姥矶》诗“远岸平 沙合。”浅草:短草。
②茫茫:遥远貌。几:几度。
③骨如霜:自如霜的遗骨。
④底事:何事。谩:徒然。
⑤伏:制服。中行:指汉文帝的宦官中行说(Zhdngh白ng Yue), 后投降匈奴,力劝单于侵犯长安。此指南宋的投降派。
⑥馘(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名王:指金兵的统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帅。
⑦沙场:战场。
⑧击楫中流:用祖逖北伐的故事。
⑨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 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⑩维扬:即扬州。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翻译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 岸边白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 在那里,徒感慨、空悲凉。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
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 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江城子翻译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阅读答案:
试题:
(1 )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
分析。(6分)
(3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上阙的写景句进行赏析。
(4分)
(4 )这首词的主旨与姜夔《扬州慢》相比有何异同?(4分)
答案:
(1 )(5分)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 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 “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
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 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 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
(2)(6分)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 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②运用典故。作者 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 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 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 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每答出一种手法并分析,给3分;答 出任意两种即可。)
(3)上阙写景句情景交融。“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两句以“平 沙、“浅草”空阔的“天”“茫茫”的“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我们展现了维 扬劫后苍茫、荒凉的画面,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2分:景“情”各 1分;意思对即可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两句通过写夜间波涛拍岸, 令人寒意顿生,表现了词人辗转难眠、忧虑国事、功业未成的悲凉之 感。(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4)同:两首词都有对国家昔胜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或答“抒 发了‘黍离之悲?(意思对即可)
异:李词除了与姜词一样都表达了对国家昔胜今衰的痛惜伤感之 情外,还写了自己年青时的报国之志和如今报国无门的失意愤懑。(意
思对即可)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李好 古一直少年有大志,但无报国的机会。其《碎锦词》中就有好几首怀 古伤今的词。这首词是作者路过扬州时,面对扬州屡遭破坏的历史事 实,缩写的伤感惆怅之作。该词没有把重点放在残破的景象上,而是 把重心放在自己保家卫国的责任上,并尖锐地指出这是统治者不纳忠 言的结果。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赏析:
李好古过维扬时写的这首《江城子》,此外,词人把自己不能“馘 名王,扫沙场”(馘,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的原因,归结为“欲上 治安双阙远”(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的时政。双阙,指代朝 廷),等于说兴亡的关键、维扬屡遭破坏的根子,都因为统治者不纳 忠言。这种尖锐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词人中也是少见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