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 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 谁又会想到它 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 无所事事。 ② 有的时候 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 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 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 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 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一旦失去了的东西 人们才会留恋它 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我有过这样的想法 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 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⑤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 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 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 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 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⑥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 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 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 有了的
东西不知道欣赏 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 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⑦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 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 “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 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 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⑧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 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 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 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练习题 1.第①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 前一个“事”的意思是做事,后一个“事”的意思是事情  。 
2.第②③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这”指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 。“这样”指 一旦失去了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 
3.作者在第②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 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 那么 “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 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的一句名言回答)。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4.在第③段中 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因为失去听力的人 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
5.第⑤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他对眼前所见熟视无睹)  
6.第⑥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 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____ 
7.在第⑦段中 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 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 不要虚度年华; ;启迪迪人们注意“是用眼睛” 认真审视社会 审视生活 欣赏生活的美 陶冶自己的心灵
1.作为一个盲人,海伦凯勒为什么要假设自己能够得到三天光明,并以此来展开想象?
作为一个盲人,一生都在黑暗中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度过人世间的光阴,这是何等的残酷和不幸。海伦凯勒给自己这样一个假设,1也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光明的热切追求和盼望,2同时,
也给健康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珍惜光阴,不要浪费生命,更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不要一味的抱怨生活。
2.第六段中说:“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请举例分析现实生活的这一现象。
这是对前面自己提出的假设的一个具体而充满哲理的诠释。这段话非常深刻,也能够与我们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试想想,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受物欲的诱惑,而放弃了自己所拥有的美好生活,结果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比如一些人嫌弃自己的本职工作,总觉得不如其它行业好,这山望着那山高,于是跳来跳去,结果一事无成,大好的光阴都白白浪费掉了,到头来只能是“空悲切”。
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是自传式作品主要内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了作为一个盲人的海伦假想自己如果能够拥有三天光明的话她将会如何利用。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4.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5. 推荐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全书中,作者的描写和叙述很少运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词藻语句,无论是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叙述,还是对老师的伟大品格的描写,作者都使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平实的语言。然而这些家常话语却拥有真正打动人内心的力量。就像作者本人的品格一样,真诚,质朴,让读者情不自禁的被深深打动。
1海伦.凯勒是(美国)人。出生于(1880)年。海伦·凯勒死于1968年。在第(19)个月患病导致失聪的。她的处女作是(《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  )。是历史上第()个会用嘴巴说话的聋哑人。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希望有某种奇迹,使自己可以睁眼看()天。心灵之窗是我们的(眼睛)。爱丽丝是安妮的(妈妈)。爱丽丝在莎莉文三四岁时得了()。
2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玛莎和(贝利),海伦最不喜欢的一门功课是(算术
3海伦在莱特-赫马森学校学习时(德语)的进步最大。
4海伦把(波士顿)称为“好心城”。在纽约城海伦唯一喜欢的地方是(中央公园)。被海伦认为是“帝王之树”的是(橡树)。安妮最喜欢听父亲讲的故事是(《小红帽》)。
5(《霸王》)是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它和一篇名叫(《霸仙》)的小说十分类似
6(《回忆》 )是海伦第一次学会如何了解一位作家,及其识别其文风。
7。海伦第一次看的戏是(《王子与贫儿》),海伦朗诵了一首最喜欢的诗(《海燕》 )给霍姆斯博士听。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少女时代》)。以《少女时代》改编成的电影是(《救济》)。《石壁之歌》是一部诗集,灵感来自(田园)。海伦最尊敬的人是(马克  吐温)。爱迪生给海伦的第一印象是(严肃)。
8海伦经常自勉的一个目标,以宗教说法表示就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
9。海伦.凯勒的家庭女教师是(安妮。莎莉文)。在海伦.凯勒六岁)的时候走进海伦的生活。莎莉文老师的眼睛在她三岁时得了(砂眼)。  莎莉文的弟弟叫(吉米)。莎莉文和弟弟被送进了(德士堡)救济院。安妮1880年去了(柏金斯)盲人学校上学。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萝拉)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吉米去世后,安妮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关心她的朋友(巴巴拉神父)。安妮在盲校遇到的热心的老师是(莫美丽)。安妮的新义母是(霍布金太太)。安妮第一次来海伦家做家教,因为买了慢车车票而晚了(二)天。
10。在所有感观中,海伦相信(视觉)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的是(人或朋友)。在所有人中,海伦首先最希望见到的是(家庭老师)。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黑夜变为白昼)。她第二天晚上想在(剧院或电影院)度过。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二天她将通过(艺术)来感受人类的灵魂。她第三天想(在当前的日常生活)度过。海伦 凯勒认为能把时代压缩成一天的是(博物馆)。海伦认为打开美的钥匙是(博物馆)C
11海伦觉得可能比《红字》更有意思的书是(《小老爷福迪勒罗伊》 )海伦的原籍是(英国).海伦父亲的职业是(舰长)海伦幼年住的老房子叫(青藤居)海伦父亲除了自己的亲人,他最爱好的是(狗和猎)海伦很钟爱的一个洋娃娃,叫(南茜)。
12海伦学习的第二阶段是(阅读)。1897年,海伦考试满分是(16分)。1897年,海伦参加了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包括德语 法语 拉丁语。不包括(俄语)。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共( 9)小时。
13对海伦来说,她的世外桃源是(文学)。学校生活中对海伦来说最大的妖魔是(考试)。1887年海伦读的一本完整的小说是(短篇)。(书籍)给海伦以快乐和智慧。海伦对战争的态度是(反对)。
14海伦·凯勒会说英语 法语 德语 希腊语 拉丁语语言
15海伦·凯勒创作的是(《我的生活》 《我的老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出黑暗》)
海伦·凯勒的作品《我的生活》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16.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50)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谁也难以想象我是多么地惊奇和喜悦。对于她的能力我素来深信不疑,可也难以相信,她3个月的学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美国,别的人要达到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这句话是亚纳格诺先生说的。
17海伦完整地道的写的一封法文信时是(9)岁。海伦·凯勒一共创作了(14)部作品。
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  )。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海伦凯乐18“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这句话是马克-吐温说。海伦·凯勒成功被称为“(教育坛)上最伟大的成就”。
19. 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的创造者》)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