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策略论文[精选5篇]
第一篇:我国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策略论文
一、语音教学的趣味性
语音本身比较单调,机械单一的训练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进行英语语音教学,必须遵循趣味性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变枯燥为有趣。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歌谣、游戏来吸引他们的眼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玩玩唱唱跳跳中习得语言总结规律,从而达到预设的目的。
(一)串编歌谣,归类教学
歌谣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学生最喜爱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语音教学的好形式。如在学习五个元音字母aeiou的发音后,可以蓝猫学唱英语歌中的歌曲《AEIOU》练唱。学i的发音[ai][i],运用以下材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ickapples,pickapples,pick,pickClimbhigher,climbhigher,quick,quick.(二)采用游戏,强化记忆
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规律。如“朋友”,教师准备含几种发音的单词卡片,每种发音的单词又有若干张,打乱发给学生,人手一张,学生根据卡中单词所含的读音,去有相同读音的“朋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语音,加强单词的记忆。
二、语音教学的长期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语音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也非独立的教学内容,语音的教学应该渗透在我们日常教学之中,只有长期的坚持与常规的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词不离句,培养意识
牛津英语课文中lookandlearn部分都是呈现新单词的,如:学习动词:swim,write,dive,jump,draw,fly.我在教完单词发音后,就把这些词改成了chant的形式来朗读,并且边念边做相应的动作:Swim,swim,gotoswim.Write,write,writeA,B,C.Dive,dive,Icandive.Jump,jump,jumphigh.Draw,draw,drawapicture.Fly,fly,flyakite.这样避免了单调机械的朗读,不仅朗朗上口,也增添了趣味性。
(二)每周一句,一举多得
在英语教学中,每周一句的谚语学习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学习朗读谚语,既适当地拓展了课外知识,也利于学生语音的练习,还可以进行德育渗透。如:Timeflies.光阴似箭;Agoodbookisagoodfriend.好书如挚友;Oneforall,allfor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三、总结
总之,语音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练习。语音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渗透于每课教学之中。英语教师走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要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探索语音的内在规律,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语音教学质量。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可以攻克语音教学这一难关,扫清英语学习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使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英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
英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
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历程
语言教学及外语教学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正式的英语语音教学则始于19世纪末。回顾英语语言教学的历史,现代语言教学始于中世纪末。只要有语言教学,语音教学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早期的英语教学并没有把语音教学放在其应有的地位予以重视。当时的人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书面语体上,在翻译法教学盛行之时,教学的重心只放在语法以及目的语和本族语的互译上,却忽视语言的口语形式。因而语音教学并没有像阅读、写作和词汇教学那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19世纪末的“改革运动”使人们对语言产生了新的认识,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在交际中首先是有声的。对于语言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对语法的分析和互译上,应该重视语言的口语交流形式。于是,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对英语语音的研究,为语音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语言教师认识到,“英语改革应该以语音学为基础的正确语音标示开始。为了保持英语语音的规范化,语言教师需要接受良好的语音训练”。(A.P.R.Howatt 1984: 172)受到“改革运动”的影响,Henry Sweet, Wilhelm Vietor和Paul Passy成立了国际音标协会,同时确定了国际音标符号。它为英语语音符号的规范化及语音
教学的科学系统性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19世纪末的“改革运动”为早期的英语语音教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小学英语论文20世纪初,“直接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将所学语言与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尽可能不用学习者的本族语。这对学习者的语音能力提出了要求,语音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此时的语音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语音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哪些音先教,哪些音后教,主要采用直觉—模仿—重复的模式组织语音教学。
20世纪40, 50年代,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而崛起的“听说教学法”更加重视句型的操练以及学习者发音习惯的培养,语音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的语音教学开始借助语音符号、发音图解、图表等教学用具,开展更加有效的语音教学活动,针对此教学法的自身特点创设出相应的语音对比操练模式。
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的首要目的是交际,只有交际双方能够接受的语音标准,才不会影响口语交流的畅通。因而语音的可懂性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在众多的观点中,Celce-Murcia, M.的阐述最为权威,即“在特定的情景和时间下,可以为听者所理解的语音即语音的可懂性”。人们逐渐认识到达到英语本族语者的语音水平不是语音教学的最终目
标(这种可能性也是极小的),而达到语音交际的可懂性才是我们语音教学的最终目标。
自19世纪末以来,英语语音教学逐渐地规范并完善。在此期间也出现了相应的语音教材以及教学手段。通常采用的是直觉模仿方式和分析语言方式两种语音教学方式。在20世纪之前,人们主要采用的是第一种语音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依靠学习者本身的能力,进行听和模仿目的语的声音和节奏,进而学习语音;第二种语音教学方式是在20世纪后出现的,主要是利用音标、语音描述、音位图解、对照发音图及有关语音辅助设备的帮助,学习者进行听、模仿和发音的练习。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录音机、语言实验室、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以及光盘等有利地帮助了外语学习者直接接触到标准的语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学习者能够强化他们所获得的语音信息并在大脑中保存了下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时期的语音教学受到不同教学流派的影响。第二语言英语语音教学从不被重视到逐渐被重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语言学理论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于语音部分,教育界往往采用“听说法”进行教学,即由教师(或语音磁带)教读,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操练。虽然如今我们拥有了先进的语音教学和学习设备,能够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仍然单一。
英语学习者在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并取得瞩目的成就,但是关于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理论并不多,已有的相关研究多为实证研究。已有的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普遍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音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单个音素发音不准;母语语音夹带;外语的语调与母语混淆。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最显著的因素有二: 首先是母语迁移因素。许多研究者对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并得出一致结论。①学习第二语言的初期阶段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这个阶段,第二语言系统尚未熟悉,学习者唯一能借鉴学习的就只有母语系统了。其次,通过英汉音系对比发现,汉语属于声调型而英语属于语调型,汉语的发音模式大多是辅音一元音型。
②由于中国独特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汉语语系的特征,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同于其他语言环境下的学生遇到的困难。
其次是年龄因素。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国外对于外语语音问题的研究不仅涵盖了母语同目标语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母语语音对目标语语音的迁移作用以及对目标语语音错误的分析,还研究了外语语音学习最佳年龄和影响目标语语音学习的各种因素。
年龄对学习新的语音系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是个争论己久的问题。人们一直没能到年龄与学习新的语音系统之间的简单而又明确的关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Asher和Garcia的研究发现,发音能力与年龄(达到目的语水平时的年龄)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年龄小的发音趋近于本族语者,年龄越大差异也越大。这一研究也表明语音习得越早越好。而成人似乎难以获得与本族语者相似地语音,尽管他们的习得速度在初始阶段快些。
当然,由于语音的学习过程涉及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到目前为止关于年龄与发音能力关系还很难定论。总之,对比分析假说、母语迁移理论、目标语偏误分析以及语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外语学习中语音问题及相关策略的研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