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意义
我爱我家作文400字作文【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17] 。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大多数壮族人通过赶歌会、搭歌棚和举行歌会来庆祝三月的第三天。黎族人称三月三日为爱情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畲族人从早到晚聚集在祠堂里,唱着歌缅怀祖先,采摘稗子的叶子,把嫩叶泡在糯米里煮黑米,招待客人驱邪祈福。
节日期间有传统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民歌、民歌、彩调、桂剧、侗乡电影、侗戏、传统评书、篝火晚会等多种表演。此外,还有千人饮茶、斗鸡、斗鸟等表演,以及奇石展、民族服饰展、商品展销会、董香油茶等美食展。
三月三与越南一河之隔的边陲广西防城区瑶寨高林村瑶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举办隆重活动。
idealab
热情的瑶胞们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浓的米酒,特的瑶家菜喜迎八方来客。因此,三月三也是广西各民族欢庆的歌节。
歌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热闹的焰火表演和众喜闻乐见的壮剧表演。
1、祭祖酸汤面的家常做法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他们会所有人出动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其仪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烧香上坟,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烧钱物,插标挂钱,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会聚在一起吃饭,这种聚餐的方式很融洽,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
2、五糯米饭
“三月三”节庆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用不同草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后蒸熟,即为五糯米饭。五糯米饭除了象征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外,因为五种颜代表着阴阳五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庄稼丰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而五糯米饭有驱寒避邪的功效,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适当进食一些五糯米饭,有利于驱赶身体内的寒意。
3、撞彩蛋鸭血豆腐羹
在节庆期间,各家各户精选出鸡蛋,煮熟之后用各种颜料上,其中大部分以红为主,因为红代表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小孩们会将彩蛋挂在身上,在外出游玩时,碰见相同挂彩蛋的伙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游戏,将两只鸡蛋对碰,没有裂痕的一方则为胜者,在民间,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着撞到好彩头。
4、绣球传情在excel中如何求积
许歌的绣球花是女孩们在节前制作的手工艺品。制作工艺精美,全部为丝织工艺品:十二片花瓣连成一个球体,每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某个月份,绣有该月的花朵。有些绣球花做成正方形和多边形。绣球花里填满了豆黍或棉籽。球用丝带连接,坠丝穗和装饰珠,象征纯洁的爱情。
5、跳竹竿舞
两根大竹竿平放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两人一组,面对面拿着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舞者在两根竹竿滑动碰撞的空隙中跳跃。舞蹈动作活泼欢快,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的形态。竹竿舞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山中相会、桥中渡河、相恋、载新娘回家。每个环节都透露着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感情,充满了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质朴自然。
6、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进行对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意义】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黑、紫、白五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的米饭等贡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圩,老年人还把染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
壮族人,三月三日以上,赶上宋集市,搭起宋棚,举行宋会。青年男女唱歌、摸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也叫歌仙节,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而形成的。
歌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举行的节日集会。是以二人转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三月三歌会是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节日歌会。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满足广大壮族人民的热切愿望,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节,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办歌会。从那时起,传统节日重新焕发活力,受到壮族人民的喜爱。3月3日去广西旅游,就有机会看到3月3日宋市的盛况。
农历三月初三的壮族乡,山村里一片欢歌。人们装扮成节日的样子,青年男女欢天喜地地涌向歌市。河边、山谷和树林是自然舞台。春天的大地,万树复苏,嫩草细嫩,野花盛开,或白或紫或红,争芳斗艳。这美丽的春光唤起人们美好的感情,欢乐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
壮族神话故事-特掘扫墓
显示器测试坏点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
“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