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现实,谈谈古代礼仪在今天的作用和意义
在孔子的论述中,“礼”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使用的:一是修身立命。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是为了能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礼不但具有外在的规范作用社会认同理论,同时也具有内在价值要求的特征,对一个人的修身立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孔子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力图合乎礼的规范,具体到“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身份,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和遵礼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和前提。二是治国安邦。学而优则仕,孔子周游列国为的就是能够治国平天下,“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如何实现治国安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之礼演变为一种可以在社会各阶层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礼具有了经
天纬地、规范社会与人生的权能,凸显了其治国安邦的方略及政治教化的功能。所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礼不仅体现了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在秩序和运作机制,还维系、制约、调节着社会的上下尊卑及亲疏长幼关系,特别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礼成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对于处理和维系社会政治关系及人际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循礼成为衡量和评价一国政治兴衰、社会治乱的价值标尺。
古代的“礼”,几乎是中国古代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总和,而现在我们所说的“礼仪”则只涉及人的一般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某些方面,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晚清以来百年中国的文化处于艰难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其中最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问题。中华民族曾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
21世纪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一
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综合国力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腐败现象的滋生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合理、及时地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礼”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要的道德范畴,与“仁”、“义”、“信”、“智”并列为“五常”,从而成为民族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衍变,其内容、词义范围就像其它道德范畴一样,也有了一些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批判地继承“礼”,抛弃其不合理成分,汲取内在精华,并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倡导推广。这对于现今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健康有序运行,净化改善社会风气,在人与人之间形成融洽的氛围,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都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是人际关系中最公平中正的表现形式,人人都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对个人来讲,让生命过得有意义并使自己完美,同样需要礼待自己。心灵秩序的建立就是礼的道德的现实践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克己就是约束自己,复礼就是符合礼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和社会位置,“文以之礼乐”(《论语·宪问》“不学礼,父亲猜女儿无以立”(《论语·季氏》)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必须学礼、知礼。子女对父母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兄要“友于兄弟”,弟要“出则悌”,夫妇要相互“贤贤易”,朋友之间应该言而有信:“言
必信,行必果”等等。这种自我约束和礼待他人,有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调和各种冲突,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个人、家庭、社会关系。
丧葬礼仪可以说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存在的被整个社会所承认和重视的礼仪。丧礼是与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相比于古代的丧礼,现代的丧礼中仍然有请总管、设账房、杠房、刻棺木、棚铺、租赁桌椅、请吹鼓手、订扎彩、裁衣店、哭丧、报丧、火化等一系列的程序,但是相比古代礼仪已经简化了很多。丧葬礼上,生者适可而止的表达自己对于死者的哀悼追思,节哀顺变,不再是过去的繁琐的程序,并且由传统的土葬改为火化,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除此以外,每年的清明时节,现代的祭祀方式取消了一些影响市容环境的封建迷信行为,采用鲜花、诗赋、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以减少祭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少火灾隐患,还清明以清静和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文明与礼貌是紧密相联的,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达到这样的道德规范,即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尊严,维护体的和谐和团结。讲礼貌是文明涵养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客观需要。由此礼成为人际关系的粘合剂、社会和国家的内向凝聚力。
第二,“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序是礼的精神,稳定和谐的秩序必须用礼仪规范作为基础,社会的正常运转是建立在一系列规则和秩序基础上的,没有秩序好读书读好书,社会必将出现混乱,社会有序是国家、人民安居的前提,是人们的一种需要,礼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通过礼的约束、调节和控制,能使国家成为一个稳定而有序的国家,社会成为一个而和谐的社会。
可以说,“礼”区别了文明与野蛮。韩愈在《原道》里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和谐有序,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追求目标。社会由各种层次按一定的结合方式构成一个整体,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呈现出一定的秩序性。透过“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和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第三,“礼”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达到一种社会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高度相统一的状态,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同样应该守礼。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就应该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同自然界所
能提供的各类资源总量相适应。人类对自然的无量开发和无情掠夺所造成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正如1992年世界黄容的秘密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的一句名言所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在2500多年前,深圳中英街孔子就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
中国古代礼仪中,吉礼为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天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国家大典,皇帝衷心的祈祷皇天保佑皇帝的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皇帝,代表普天之下亿兆子民,请求皇天上帝为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福祉,表达对上天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中国古代的礼仪中保留了这份原始的对天地的崇敬,我们今天更加应该继承并发扬,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第四,“礼”与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关系。“礼”构筑了“法治”之外的人情世界,为营造温情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喜乐建起了一座桥梁。“礼”从人的心灵和美德塑造
方面弥补了法治的空缺,通过这一途径提高了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了体、社区的关系,促成了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建立新时代的礼仪文化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礼”的世界意义在于对自我的克制和对他人的尊重,以实现最大范围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友好与和谐。
中国古代礼仪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不仅是交友之道、修身之本,而且也是为政之道、立国之本。今天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诸多领域出现所谓“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古代礼仪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感谢下载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