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外国诗二首
教学
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对诗歌进行情感、哲学角度的思考,培养读诗的情趣。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4.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的象征手法,逐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
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看诗人们如何面对人生。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的“小人物”形象的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
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未选择的路》1913年,即将年满40岁,但仍默默无闻的诗人弗罗斯特从英国写信给一位学生:“我是那种少数有自己理论的人之一,……我期望能为改变美国文学的现状做些什么。”当时他经过多年的准备和酝酿,已经作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创作,并在英国出版诗集。这一决定后来果然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切实提高了美国诗歌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两年以后,他在这首描写自然景的诗中委婉地反映了自己在选择人生道路时所体验到的那种踌躇和困惑。
3.积累字词
(1)注音
息(shùn)   怀(liàn)   萋(qī)
足(shè)    幽(jì)
(2)解释词语
①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②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③怀恋:怀念。
④幽寂:幽雅寂静,孤独寂寞。
相信未来诗歌⑤荒草萋萋:形容杂草丛生的样子。萋萋,形容词,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一)整体感知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阐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交流点拨】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将过去,我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掩盖,欢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却广泛流传,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请想一想原因何在。
【交流点拨】这首诗是普希金写给邻人小女孩的赠诗,诗人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或教训的语气,而是以平等的语气娓娓劝说,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仿佛与你促膝谈心。诗句流畅清晰感情深沉热烈,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味。
3.《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路”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4.你从《未选择的路》中悟出了什么哲理?
【交流点拨】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二)深层探究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怎样理解“欺骗”两字?
【交流点拨】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本诗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3.《未选择的路》中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交流点拨】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4.《未选择的路》中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交流点拨】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却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这样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以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三)品析语言
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意?
【交流点拨】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
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2.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两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交流点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未选择的路》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感慨,读来耐人寻味。
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这两种写法,我们都可以借鉴运用来写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交流点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2.课文扩读材料《中外诗歌名篇名作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哲理诗
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 积极
(困境、挫折)镇静、永远向往乐观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哲理诗
自然之路 无奈——选择——慎重
人生之路 留恋
(象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这是他26岁时写给邻居女儿的一首诗,全诗以一种温柔敦厚的口吻,劝告安慰邻居的女儿。此诗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感染力很强。学习诗,最主要的是品出它的诗歌味,而朗诵则是最好的方法,无论怎样卖力地分析,都不如入情地读,读至到味了,情感自然也就出来了。我在上这课时,显然朗诵这一点还没真正落到实处,只是简单地听录音和模仿朗诵,形式比较单一。其实应该尽量让形式多样化,如陷入困境的好友伤心痛苦时,你安慰他时应该怎样读;自己劝导自己时又是怎样读等。还可以让同桌或者小组合作进行脚本设计的朗读。教师需要做的则是给予适当地朗诵指导,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正如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让学生入诗,读出情来,便是最后的一种品诗了吧。而当他们未来的某天失意无奈时,能想到这首诗,并从中到支撑点,有所启发,这样也就足够了。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本首诗歌的教学我精心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思维特点设计了教学环节,力求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安排教学程序。本篇文章内容
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