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杖·丧葬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时尚彩妆
冬瓜怎么做好吃哀杖又叫哭丧棒。旧时丧俗,孝子居丧期要执杖,此杖称之为哀杖。此俗以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周代。《礼记·问丧》:“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赢,以杖扶病也。”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丧服》曰:“所以杖竹桐何?取其名也。竹者蹙也,桐者痛也。父以竹,母以桐何?竹者阳也,桐者阴也。”
对如何用杖,根据用杖人身份、时间、地点的不同,古代也有一些规定。根据《礼记·丧大记》记载:诸侯的丧事:死后三天,孝子们和夫人开始用丧杖,过了五天在殡以后,嗣君才授命大夫和世妇用杖。众孝子和大夫在殡宫外用杖拄地,进入殡宫就要把杖提起,不能用它撑着;夫人和如夫人在他们居丧的房里可以撑着丧杖,到堂上就位行礼,就要教人拿着。世予在接奉天子的命令时要将杖拿开,在友邦的国君来吊丧时,要将杖提起,不能撑着;在卜葬或虞后的各种丧祭里,都要把杖拿开。大夫在嗣君起居办事的地方都要将杖提起,在大夫那里就可以撑着杖。大夫的丧事:死后三天的早晨,在殡以后,主人主妇和老家臣都开始用杖。大夫的嗣子在接奉君命时要将杖拿开,有大夫来吊要将杖提起;大夫的夫人为了接奉君
许茹芸个人资料夫人的命令而将杖拿开,为了接奉世妇的命令而教人将杖拿着。士的丧事:死两天后殡,第三天早晨,男男女女开始用杖。接奉网君和犬人的命令时比照大夫阶级,将杖拿开,接受大夫世妇的命令也比照大夫阶级将杖提起。众子们都用杖,却不能拿着杖就位行礼。大大和士到殡宫哭的时候可以用杖;在启灵以后对着柩哭时要将杖提起。大祥以后不再用杖,要将杖折断放在隐僻的地方。除此之外,孝子服丧,“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仪之敬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居丧持杖之俗,自周代以后历代沿袭。唐·韩愈《刘统军碑》曰:“于是相许诺,以告其孤纵。纵哭,捨杖拜曰:‘纵不敢违’。”清代袁枚《随园随笔·杖》载:“无杖则不成丧”,并强调“夫为妻杖,则子不杖矣,父为长子杖,则孙不杖矣”。古代小说中记述居丧持杖之俗的例子也很多。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金和尚》谓:金和尚死后,“孝廉衰绖卧苫块,北面称孤;诸门人释杖满床榻;而灵帏后嘤嘤细泣,惟孝谦夫人一而已。”《金瓶好莱坞动画电影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丧命,吴月娘丧偶生儿》中写道:西门庆死后第三日,“请僧人念倒头经,挑出纸钱去,合家大小都披麻戴孝,女婿陈经济斩衰泣杖,灵前还礼。”徐珂的《清稗类钞·孝友类》记载了《唐容斋守母棺》的离奇故事:“唐容斋有母丧,会贼人其邑,杀长吏,死
者相枕藉。唐衰麻苴杖,卧丧次,贼逐之,环柩三匝,且泣且骂。贼以刀斫唐,弗中,中几,几裂,刀亦寸寸断。贼相顾惊怪,稍稍引去,自是遂相诫,无敢入唐孝子门。”这说明,明清时期居丧持杖风习犹存。时至今日,在我国一些偏僻地区,父母死后,子女仍持杖送丧。(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pbcl2>古人名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