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中的语言规范应用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而语言在形成知识和技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规范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地指导和使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楹联是中国最早的对联,其语言丰富而多样,有平仄的规律以及对偶处理,有工整的韵脚,有平仄之分。楹联中,对联的语言应用更加多样化,除了平仄问题之外,还出现了音韵问题、词语用法等新形态。从实际效果来看,楹联可以说是以平仄之美为基础、兼顾音韵形式的典范。既体现了中国诗歌语言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又展现了中华诗词格律美的魅力与追求,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综合实践;语言规范;应用
语言是人思想和感情的外在表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对语言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在课堂上自然会表现出很强的表达欲,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规范指导和反馈,注意对学生语言规范应用的培养。要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语言规范应用资源,培养良好
的语感和语言标准。在实践中有所领悟,不断地充实自己。
一、活动构思
猪八戒人物简介《声律启蒙》是中国楹联学的经典,它教给一代又一代人的,不仅是字句中的对称工整之美,还有“天地人和”的中国智慧。楹联的组合形式可以将主谓关系衔接起来,增加了对联整体结构层次及结构之间、上下联之间空间层次和空间关系,增强了对联语言表达的空间感和通透感。
在楹联作品中,一般都包含着上下两层意义的交替使用,所以联句作为一个整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状语除了起到引导和补充作用之外,还起到了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多种语义的作用。
医药销售代表第一,撰写内容,主要是写作内容与创作原则。写作内容主要是指在创作活动中的写作过程,一般包括准备及确定基本写作内容、撰写对联标题、创作对联、撰写对联初稿、撰写对联定稿等。
第二,创作方式,主要是题材与内容。对联主要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创作,书写时应注意措
辞规范、文字简练、字词句顺其自然。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对所选取的对联进行文字分析、语意分析,或者根据社会语言发展情况、诗词作品的题材选择相应的对联进行创作。楹联创作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射雕英雄转第三,创作过程的发展与终止。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错别字,这些错别字对于表达和传播作品主题、提升作品形象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对联的创作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作品写得很好,但缺少某些细节的描写;或者作品写得不够好,但意境和风格并不理想,那么就会导致作品“烂尾”。因此要想使对联作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要有好的语言表达和富有个性外,还要考虑作品整体格调是否符合语言规范要求[1]
例如说:《楹联》中最著名的一联“梦断江南”中“梦”指诗歌中出现的梦境现象及其含义来引导和鞭策诗歌作者对新事物、新语言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泰山风景
第四,创作活动中表现形式的分析。对联是中国特有的语言形式,在中国对联创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小”字到“中”字再到“大”字,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脉络,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楹联不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影响。楹联形式可以根据作者和社会发展
两个方面选取:一是用中国诗词作为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二是用各种文字(包括文字图案、文字表达、语言修辞等)作为表现形式。
二、活动过程
除了日常的写作,我很幸运的上了一节公开课,围绕“联话起源”“联中览胜”“联对智创”三个板块探索高邮的楹联的相关知识。课堂的伊始,卞榕鑫同学为对联历史讲解员,讲解对联的历史起源。在课前按照学生的喜好和距离家里的路程远近,将学生分为文游台小分队、汪曾祺故居小分队、盂城驿小分队。
(一)制定规范
进入传统对联发展阶段的第一阶段,是从观念生成阶段开始,即从语言文字方面对该阶段的规范活动进行设计、制作和发布。此时的制定规范以情感表达为主,可以对对联作品进行一定的情感分析,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情感表达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对联作品中情感要素的分析、归纳和提炼,可以确定该作品表达特定情感内容。例如,汪曾祺故居小分队组员前往汪曾祺故居,对门前几十年如一日的春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制作了讲解视频,寻出了四幅汪曾祺送给亲戚的对联,感受汪氏家风,收集了汪曾祺故居附近的店铺对联,进行猜谜游戏。
(二)综合语言规范
所谓综合语言规范,就是在对楹联进行创作或研究时,将楹联中所包含的内容、观念、情感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提炼形成综合语言规范。这种规范是在对楹联进行创作时所必须达成的目的和要求。首先是要对创作内容进行归纳与提炼,可以通过对对联字数、内容、形式等进行归类、分析和提炼后形成综合语言规范。通过对对联字数、内容、形式等进行归类加工后形成的综合语言规范可以应用于不同创作类型之中,如:应用于联语体创作时(含词句转换、修辞手法)所形成的综合语言规范就属于这一类型;应用于平联创作时(含平副、对副)所形成的组合语言规范则属于这一类型;应用于楹联制作或者研究时(含对联字数、形式等)所形成的综合语文字规范则属于这一类型;应用于联体诗创作时(含对子)所形成的系统语言规范则属于这一类型之中。文游台小分队在讲解两幅对联后,又拿出了三副对联,打散了顺序,让学生把散落的对联排好顺序,熟悉对联的相关知识,并总结出了对联口诀。正如以上所述所提,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楹联在各种社会领域中应用与推广时语言规范的形式与内容。
高校联盟
(三)应用规范
应用规范指的是语言应用领域的规范,如“平仄”“音韵”等。作为语言规范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的应用规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应用来达到目的,是实现语言运用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语言运用规范过程中必须将语言规范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诗词和对联的应用是两种不同功能的语言应用系统。诗词是指抒发感情或表达志趣的诗词;而对联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联语。盂城驿小分队为我们讲解了一副对联,并且让我们为其补全一幅残缺的对联,在对比中尝试传承文化。对联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规范领域不仅存在着制定规范、情感表达和语言应用等不同类型和领域的语言规范体系,而且还存在着针对具体情境下具体语言应用而形成的语言应用规范体系。比如诗词和对联中既有特定情境下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理想境界所形成的特定语言行为习惯和规范要求,又有基于特定情景下人们对于情感与行为之间关系所形成的特定语言环境所制定的语言规范体系。而除了情感表达这一方面外在应用规则制定领域中还有其他两方面所构成的基本规则体系,如对联中对“平仄”音韵”等汉字表达法的各种规则,从应用角度看,这些规则体系都是对对联语言应用行为进行着规范化指导作用[2]动漫女生头像可爱。
(四)研究规范
“研究规范”是指通过对所研究的对象的分析而制定出相应的研究规范,以指导实践。这里的“分析”并不意味着只针对“应用”、“创作”和“研究”等问题作出研究,而是对于这一领域的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例如,在对联分类问题上,就可以进行分类研究,并以此指导其应用水平的提高。拍外景的赵静蕾同学在日记中提到了她拍外景视频的感悟。“愿风景常在,犹等故人归”这句话是一个初二学生写出的,是她在竺家巷汪曾祺故居门前的对联品读下的真实感悟,我觉得这真的是我们上这种课的最大收获之一。
三、学生成长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认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对人生有一种初步的体验,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综合实习是指在实践中进行的一种实践。比如以对联、牌匾、题词、店名、散文、散曲等由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教育和熏陶。当然,在语文综合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语言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实现和超越语言能力的目的,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又要关注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活,学习实际,掌握语言的知识和方法,在综合实践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同时,要将所学的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以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在文学、艺术、创意等方面的良好人格素质,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思考
(一)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日常生活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比如,把阅读和写作的内容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对联”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它以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独有的一种风格。并且很多汉字都是由多种不同意义的字组合而成,它也有其特殊的含义,因此能起到辅助阅读和理解的作用。但是在进行对联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里关于对联这种文字形式的意思。比如通过讲解对联
中“横批”撒批”等表达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对联中“横”是由横、竖、撒、捺四个点组成,“撒”是由平声音节和仄声音节组成。如学习“对句”一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古代诗词典故,以横批和平声音节结尾。又如从《红楼梦》里学习到了对仗形式和含义: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我和林黛玉是一对好妹;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一对好朋友;黛玉说:我比贾宝玉聪明许多倍;薛宝钗说:我比妹妹更聪明一些。可见对仗形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或相关的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