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新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连贯地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
分角朗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服饰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的厚重积淀,尤其在当今它已衍化为一种个性审美追求的展示。穿衣的目的除去御寒保暖,还在于蔽体遮羞。世界上是否会有看不见的衣服?一个天才的想像。如果有这样的衣服可以穿在身上,那么赤裸的身体倒成了能够看得见的,可见,回答只能是没有。然而,有人却用“看不见的衣服”骗倒了皇帝,骗倒了大臣,骗倒了满京城的人……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将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
(设计二)今天我们将来结识一位大师。他用他的童话唤醒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也用他的童话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他,就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我们来
学习他一篇很有特、深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看看在这篇童话里,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设计三)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很多。唐朝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同样昏庸的皇帝,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皇帝的新装》,看看这位皇帝是怎样昏庸无能的。
二、动口朗读,理解内容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分角朗读课文。
要求:
①学生扮演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②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③标出故事的大致情节。
④角形象及语气特征:
旁白:如作者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皇帝:微胖、富态,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骗子:油头滑脑,油腔清调,阿泱奉承。
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却明白。
小孩子:无所顾忌,天真单纯,对大人的说法不理解,高声叫了出来。
小孩的父亲:想借孩子的话,指出真相。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3.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理清情节。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关键词一:骗(事线) 
骗子行骗——官员助骗——皇帝受骗——小孩揭骗
关键词二:新装(物线)
皇帝爱新装骗子诱新装官员看新装皇帝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
三、动情朗读,析说文句
1.学生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分析用笔的精妙。
示例:
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②“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④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四、动心朗读,评说人物
1.依据个人感知,在“一个_______皇帝”句式中选用切合的形容词给皇帝以准确的标示、定位,并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①“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②“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③“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④“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⑤“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⑥“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
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⑦“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⑧“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
3.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大臣:
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百姓:
人云亦云、胆小
子:
狡诈、贪财、伪善、善于设骗
孩子:天真无邪
五、情感演读,探究主题
1.归纳童话所揭示的主题:
    师生共同归纳:
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鞭挞了腐朽的封建王朝,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2.分析童话的现实意义
师生共同归纳:
①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对我们有现实意义
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并启示我们:真话实话随时有,最重要的是有敢说的人。作为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如果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诚实,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②生活中也类似情况对我们有现实意义
安徒生的伟大不受时代局限,现实社会中虽然没有皇帝了,但“皇帝的新装”却还依然存在,为保官升官而作假和祸国殃民的现象大量存在,各种经济骗子、政治骗子依然很多,我们应该受这个童话的启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声讨一切反人民的骗子,坚决声援正义之声,坚决同一切腐败分子做斗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被欺骗,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六、教师小结:
(设计一)《皇帝的新装》是一场闹剧,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了。通过学习研讨我们了解到,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经,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过以后,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我们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我们已经明白,在生活中我们该做怎样的人。
(设计二)想象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而夸张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本文成功的运用夸张和想象,描绘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丑图。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永保童真,摒弃自私虚伪,做一个真诚的人。
七、板书呈现:
《皇帝的新装》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4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75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
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835年开始创作童话,并取得巨大成就,一生中共创作168篇童话。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打火匣》等。